秀的一心会干部们会在辩经层面上大败亏输、丢自己的面子。
不过袁树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
自己的部下们不是说会大败亏输,也不是说会丢自己的面子,而是……势如破竹、一路长虹。
就算是廉达、邵原这两位在一心会中著名的不以辩论、经学为优势的猛男在和这些挑事者辩论的时候,往往也能占据上风。
所以袁树发现自己已经把期待值压得很低了,却好像还是高估了今文经学派的学术水平。
他本以为今文经学虽然繁琐,但是这些年来随着“去繁就简”的风潮,今文经学也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复兴才对。
韩宗那种,说不定是个别现象,而不是整体现象。
可事实却是这些往日里颇有些名望、地位的精英弟子们根本招架不住一心会成员们的猛攻,这一事实不仅让围观的太学生大跌眼镜,也让袁树颇为吃惊。
袁树旁观了三十多场辩论,只有一场是双方打得有来有回,其他的都是一心会成员的决定性胜利。
就是那场有来有回的,一心会这边的选手还是会内著名傻大个——邵原。
邵原在一心会领导层里的辩经能力是倒着数的,袁树觉得他的学术能力甚至能和许崇一较高下,属于不应该把心思在学习方面上的优秀选手。
基本上没人会把他往经师那个角度上去想。
可尽管如此,邵原与对手辩论天子礼制问题的时候,一样能和那个自称是博士勋奇的优秀弟子的家伙打得有来有回战况激烈,两人大战三十多个回合,又累又渴,不停喝水。
邵原大概是没有遇到过那么配合他实际水平的对手,十分兴奋,越战越勇。
相反,那个优秀弟子却是越战越精神萎靡,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可能在他们两人看来,这是棋逢对手的精彩对决。
而在袁树和其他获胜的一心会成员们看来,这就像是两个街头老妈子摆起架势互相对着对方大喊“退退退”的样子。
这就给了袁树一种感觉——这些所谓的弟子们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废柴,根本不善于辩经,学术能力稀碎,也不知道心思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他们在太学和那些名士大儒门下真的有好好学习吗?
这些弟子真的是从三万多太学生、在野嘴炮群体中选拔出来的精英吗?
这天下学子云集之地,怎么就堕落成了这样子?
其实袁树的想法也是有一点点问题的。
他的确有点高估了雒阳城学术界的学术水平,但与此同时,他也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