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未必肯倾力相助。
面对江陵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据点,曹操以增援为由,其实是想加强对江陵的控制力。
蔡瑁未疑有他,当即表示:
“若得曹仁将军相助,那便再好不过!”
选定曹仁之后,曹操又想起此前曹仁在北方战败,然后便有了夏侯渊接替他被黄忠斩杀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虽然曹仁在汝南表现突出,为魏国守住了重要的新城。
但面对老辣的李翊,以及后生可畏的诸葛亮,曹操还是不放心派他一个人去。
当即又问:
“谁可为行军参赞,与子孝一道前往江陵?”
话甫方落,一人自人群中走出。
众视之,乃军师祭酒郭嘉也。
此时的郭嘉病体已经相当沉重,曹操压根没打算带他下江南。
但是郭嘉却执意要来,因为他知道,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陪曹操出征了。
再不来,将来便永远没有机会了。
见郭嘉主动请命,曹操又高兴又担忧,关心道:
“……奉孝,汝身子羸弱,宜当在襄阳调养病体。”
“岂可奔赴江陵前线,万一有差池。”
“孤若无卿,更与何人谈大事?”
“诸君之中与孤辈同,唯汝年最少,孤还欲以后事付汝。”
郭嘉却如回光返照一般,来了精神,强支病体,说道:
“……死不足惧。”
“大丈夫得死于沙场者,幸也。”
“臣已是沉疴在身,纵然留在襄阳,亦无益于军事。”
“若使赴江陵效命,立微末之功,或可舒心中郁结。”
“明公就成全了在下罢。”
见郭嘉去意已坚,曹操也不再继续阻拦。
当即拨了曹仁一万人马,命他和郭嘉一道前往江陵。
“……唉,也不知此行能否顺利。”
曹操本是一个极度自信的人,而连番的挫败,竟让他时不时地陷入自我怀疑中去。
“明公勿忧,胜负乃兵家常势。”
“岂可因为一时之挫,而停滞不进?”
曹操回眸看他,乃司马懿也。
“……仲达有何见论?”
此时的曹操心情郁闷,当即随口便问司马懿的看法。
司马懿自知表现的机会到来,即躬身揖道:
“向者,河北之挫,实因于禁将军轻虑无备,累致七军见俘。”
“况天降霖潦,非人谋可及。”
“此天灾也,又岂战之咎?”
司马懿先为汝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