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
老文官笑了笑,“神灵啊!它忙着呢!”
“是这个理。”蒋庆之点头,“我有些好奇,您这……和我亲近,就不怕被人攻讦?”
朝臣中除去少数公开支持墨家和蒋庆之的之外,大部分对他敬而远之。哪怕是中立派,也担心被儒家攻讦,故而不敢和蒋庆之亲近。
“老夫老了,离致仕归家不远。”老文官冲着前方回头的一个官员咧嘴笑了笑,“上进无望,要说晚节不保……老夫一生为官平庸,可也有个好处,那便是别人寻不到老夫的把柄。”
蒋庆之觉得老头儿很有趣。“前阵子老家来信,族里去岁增收一成多,说是沼气池的功劳。”老文官看着蒋庆之,“仅此一项,就功德无量。”
那个文官冲着老头儿瞪眼,老头儿冲着他挤眉弄眼。“儒家势大,墨家要想取而代之就不能急切。慢慢来,就如同春雨,悄无声息的……等发现时,枝头早已生机盎然。”
蒋庆之点头,“这话在理。”
“长威伯定然疑惑老夫为何与你亲近。”老头儿轻声道:“除去那等书呆子之外,所谓儒家子弟,大多是靠着儒学得了好处,这才对墨家喊打喊杀……
什么道,那都是糊弄人,不,是糊弄鬼的东西。都是为了好处,为了利益。”
“老夫家族便靠着墨家,靠着长威伯弄出来的沼气池得了好处,老夫自然对长威伯和墨家有好感,愿意和长威伯亲近。”老头儿见蒋庆之愕然,得意的道:“倒过来想想,若是儒家和儒学无法带给那些人好处,会如何?”
会如何?
蒋庆之想到了后世。
当国门被坚船利炮打开后,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思想观念,以及科技文化的冲击。
无数人开始反思儒学,反思这个笼罩了中原大地多年的学说,为何在西方科技和思想之前被打的满地找牙。
其实答案很简单,只是许多人不愿承认罢了。
文科和理科。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西方重理科,但也没撂下文科。
而彼时的中原,多年来只重文科,理科生(工匠)竟然是贱役。
两边的侧重点不同,带来的结果自然不同。
文科生绞尽脑汁在千年前的圣贤书中寻找升官发财的机会,而西方的理科生却在不断改进着自己的兵器……随后用这些兵器来吊打文科生。
儒学不能带给这个老大帝国半分好处,反而带来了亡国之祸。
于是儒学成了过街老鼠,一时间西学成了香饽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