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文明是什么模样”
“真叫人怀念啊。”
“在这个坎贝尔原则本身都已经快被人遗忘的时代,依旧有人在严格遵循着坎贝尔原则写着科幻——”
“写真正的科学”
“用现实手法描写超现实题材”
“用过去式描写将来的事物”
“对科技和进步保持乐观态度”
“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描写超现实情节”
“这,怎能不叫人感动呢?”
第98章
类似这样的影评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夸电影严谨,夸电影的科幻精神,找出各种电影的宣传团队自己都没顾上的细节一通狂吹,恨不得将方淮这个头一次出现在观众视野里的名字捧成古典科幻的复兴者。
当然还有从电影拍摄角度来夸这部电影的,在《太空列车》播出前,宣传团队一直在尽可能在宣传上淡化李寒香的存在感,她在大众心中一直是温吞的文艺片编剧的形象,她作为编剧非常出名,这曾经是好事,她的电影会自带宣传效应,但在这部电影上并不是好事,在看见她实际的成果前,观众会禁不住怀疑她导出来的科幻片会不会和她曾经写过的那些文艺片一个风格,所以在电影播出前,几乎没什么人注意到电影的导演是李寒香。
不过现在电影效果很好,那么这件事就当然要拿出来大渲染特渲染了,宣传李寒香的转型成功,宣传这部电影如何在李寒香的镜头下同时保有了温暖和冷峻气息,吹最初和最后的那个长镜头是多么完美多么令人目眩神迷。
总而言之,《太空列车》大受好评,一时间看不到任何不满的评价,虽然还是会有人觉得这电影的形式挺无聊的,一部科幻片,居然全程都没见过任何一个外星球的地貌,都是远远地只能看个大概,全程都只有各种各样的台词,这样一部完全由台词构成的电影,当然会有人觉得无聊,台词写得再精妙也无济于事,就是有人对文字不敏感,看电影只是为了看画面呀。
不过,该怎么说呢,他们倒是想表达不满,但是其中一半人压根没法说出口,因为这电影的宣传点就是仅通过台词展现这些物种背后的文明,所有人都觉得这是高级的表现的情况下,他们也没好意思说他们欣赏不来这种高级——这不是显得他们很没品味吗?
另一半人倒是毫无障碍地说出口了,但是立刻就被正热血上头的电影粉丝喷了——你们知道这电影能拍出来有多艰难吗?!做我们能看到的这部分特效就已经很花钱很花钱了!如果真像你们所说的那样把它们背后的星球都拍出来,谁来都遭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