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还有无数的事情要等着她去?施展拳脚。
*
“爹爹,新科举的告示出了!”
贡院外贴出公告的时候,严静姝倒比父亲还先得到消息,高兴至极。
严静姝今年已过二十五岁,在方国,这个年纪还没成?婚的姑娘不?仅是少见,而且朝廷还要征五倍的高额税,舆论?上也会?十分?苛刻。
如?今谢知?秋权倾朝野,有她在,这个法律估计马上就会?取消,不?过严静姝为了避税,其实前几年已经跑去?道观出了家,现在算是带发?修行,平时也会?长?久待在道观读书。
这样做,其实冒的风险相当大,即使严静姝已经极力保持低调,平日里难免会?听到闲言碎语,昔日与她一同?读书、和她一样崇拜谢知?秋的闺中密友们,早已在父母的安排下嫁作?人妇,虽然她们不?时也会?鼓励她,但环境与话题都有了变化,终免不?了渐行渐远。
面对?未知?的未来,严静姝不?时也会?感到忐忑。
会?不?会?做的决定错了?
会?不?会?真的像别人说的那样,她不?按常规的道路走,未来会?注定悲惨?
会?不?会?就算等了许久,也不?会?有任何结果?
万幸,如?今总算拨云见月、柳暗花明。
不?过,严仲却没有那么乐观,他道:“可是明年这个新科举的考试范围与过往不?同?,儒学经典你肯定没问?题,但还有这个墨学……据说是工技数学一类的,这些,我们可是半点都不?懂。”
谢知?秋目前的说法,是新科举与旧科举错开一年,两线人才并收。
但朝中官员都看得出来,新科举迟早是要完全取代旧科举的,目前说是双线,只是为了缓和考生矛盾,让只学过四书五经的老考生反应不?要过于激烈,也给这些人才留一些机会?。
等将来义学全面铺开,教学完全改制,参加新科举的考生增多、旧科举的考生人数极少时,再将旧科举彻底取消,算是过度。
目前,新科举还是第一次进行,绝大多数人都持观望态度。
既不?知?道会?考什么,也不?知?道考完了怎么授官,梁城内还疯传新科举不?限制女性考生,不?少老顽固都对?这种变化有些抵触,而梁城读过书的姑娘大多出身良好,十分?顾惜名声,不?愿意顶风去?考。
不?过,对?严静姝这样的姑娘,这却是难能可贵的机会?。
她鼓劲道:“我是不?太会?,但其他人应当也不?会?吧?还有几个月,努力去?学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