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李守节的话,大殿内即使是王朴也不再轻视他。
李守节接着说道:“让幽云之地的汉儿,分割在外,饱受压迫。难道不是中国诸位上位的过失?”
“况且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我闻史书上言‘彼幽州者,列九围之一,地方千里而遥,其民刚强,厥田沃壤。远则慕田光、荆卿之义,近则染禄山、思明之风。’”
“若是幽云之地彻底被辽国掌握,长此以往,那幽燕之地地为辽国积粮,民为辽国征战,中国失彼,无异于损己肥敌。”
“如此说来,谋取幽云之地,势在必行,宜早不宜晚。”
“还望诸位上位慎思之。”说罢,李守节深深地朝郭荣行了一礼。
“李衙内所言切中肯絮,言之有物。齐物,道济,你二人怎么看?”
“王齐物,魏道济,如此一来,周三相就齐了。”李守节看着殿内一直并未说话的两位紫服大佬起身应对,如是想道。
“这场召对级别还是蛮高的,枢相都到了,后周晚期的几个文官大佬都来了。”
左侧王溥风度翩然,年纪不大已经进入相。右侧的魏仁浦则是禀性持正,从李守节入殿,稍作观察后,他一直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王溥说道:“李家衙内年纪虽然不大,但忧国忧民之心,丝毫不弱。”
魏仁浦则回道:“军国之事,从来不是一时冲动就能决定的,若是谋取幽云之地,尚且朝廷需要细细擘画,上下备战。当前主要的心思还是应该尽快结束淮上战事。”
“不错,寿州光复,伪唐已经凸显疲态,此时应当再加把火,尽去江北诸州。”
即使对李守节所言的北伐战略很心动,郭荣还是能够分清主次的,他沉吟片刻,方才对着大殿内诸人说道:“今日殿内所言,诸君不宜为外人道也。”
“是。”李守节也跟着几人顺口回答道。
“我听你父亲说,此番你准备去大名府求亲。”郭荣靠在椅背上,漫不经心地问道。
“回官家的话,家父确实是这样安排的。”
“你在东京休息几日,尽快去大名府求亲去吧。待你抱得佳人返回之时,朕若是还在东京,当亲自为你证婚。”
“是,谨遵官家旨意。”
“还有替朕问候魏王金安。”
“是。”
直到回到了客店,李守节仍旧没有回过神,因为他的砖头倒是抛出来了,可是他的玉还没有引出来呢。
对此他惋惜不已,好在接下来还有回东京结婚一事,到时候还能面君,只要再提前准备好,也能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