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晨风’的电池性价比不高,你们是从粤省采购的吧?
我们实验室拆着看过,有更好的替代方案,且都很成熟了。”
“下次许总去电池供应商出差叫上我,这个我去谈。
他们再搞这些卖过来,就换供应商……
这是有些欺负人不懂行了。”
“雅马哈那条生产线我都看过,没什么问题。
而且能应对至少五年、八年后的技术升级。
至于现有的老生产线,这个要看许总的资金和成本控制。
本身从浙省产业带拿到这条生产线,就是落后十八个月左右的了。条件允许的话,也需要在三五年完成迭代改造。
这对未来的生产效率提高还是至关重要。”
“核心控制元器件,我知道你们有一批是从湾岛兜兜转转进来的。
这批的稳定性还是有点风险,这个我跟杨主任也私下说过。
但都是好解决的小问题,无非是采购上需要多费点心。
我看过杨主任那边的采购团队,专业度上还是需要做一轮培训,尤其是涉及技术参数、产品认知。”
“装配上没有问题,唯一就是……
‘晨风冰动力’的车架承重结构还是有点小瑕疵。
虽然符合各种国家安全标准,但结构上的不足,会带来20公里每小时后的颠簸感。”
……
刘博士讲这些时,许知泉赶紧给郭亮使了个眼色。
郭亮瞬间会意,掏出手机便打开了录音。
许晨对这些技术上的事情自然了解不多,此刻听了之后也是大开眼界。
心想刘博士这个“总工程师”,肯定是能让杨主任服气的。
他不仅有技术上“高精尖”的优势,在生产上也非常落地和务实。
虽然还没有正式入职,但其实已经把目前“晨风冰动力”的各种问题都扒干净了。
不过这也从侧面印证,刘麒麟在最终决定加入“晨风科技”之前,还是从技术上做了很多的研究,至少对“晨风冰动力”的产品,已经拆解清楚了。
这种事无巨细而稳妥的性情,倒是更让许总和小许总放心下来……
除了这些务实的业务问题,刘麒麟又忍不住拉着“小许总”聊了些令人兴奋的行业未来趋势。
而刘博士好像也是“憋坏了”,难得找到小许总这个可以聊到一块去的。
许晨也是感到些“惊险”,心想还好把刘博士挖到自家公司了,这要是被未来其他的汽车“新势力”抢到手,便可能塑造一个巨大的竞争对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