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行动也非常顺利。
主要新上任的右扶风度则干脆就是袁氏故吏出身,对袁树更是予取予求,而且袁树经营良庄、恢复生产对于当地是挽留人口、增长繁荣度的好事情。
且袁树和其他纨绔子弟不同,十分守法,也不忘记给官府纳税,每季税收那是稳稳当当送到官府,一点都不少,以至于袁树和良庄在右扶风官方系统内的印象非常良好。
这种对自己对袁树都有好处的事情,身为袁氏故吏的度则怎么会拒绝呢?
半卖半送,度则就又把一百三十顷无主耕地、荒地交给了袁树的良庄,使得良庄的规模直接翻倍,更加扩大,袁树也从三辅之地、汉中乃至于凉州收下了数目更大的汉胡流民进入良庄。
从永康元年年末到建宁三年,差不多两年的时间,良庄总共收下了八千多户、四万五千多口人进入耕种、生活。
有土地,有粮食,有人,那就初步具备了建立军队的基础,就可以拉出一支正儿八经的武装力量来保护自己了。
袁树也是这样做的。
一心会保卫部是袁树最关注的一个部门,也是他直接负责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就是他打造的军队的根基。
最初,保卫部只有三百五十名成员,扩编之后,里头已经有八百名正式成员和两千五百名外围协助人员,总人数达三千三百人。
正式成员很好理解,就是有编制的人,都是一心会会员,对于军事有兴趣,未来就算无法通过孝廉、茂才的渠道做官,也能通过勇猛知兵法等特科进入仕途,获得官身。
某种意义上,他们算是良庄的“职业军人”。
不仅精于武艺,也了解兵法,技战术齐全,文武双全,属于绝对的高素质群体,是非常接近受过良好教育的近现代职业军人的“职业军人”。
他们都因为袁树和董宣的约定,受到了正儿八经的射术、骑术锻炼,就算不当军官,也能成为技术兵种。
而外围协助人员都是良庄内的农户出身。
他们平时需要从事生产,但是农闲的时候会跟着正式成员参加军事训练,算是某种意义下的寓兵于农、且耕且战。
而且经过永康元年冬天的那一场战斗,袁树再也不管朝廷禁令,私下里命令一心会所属钢铁作坊打造盔甲、弓弩。
尽管朝廷明令禁止私人持有盔甲和弓弩,但是那是相对于一般人来说的,对于袁树这种级别的人,只要不明晃晃的拿出来显摆,还让人看到,还让皇家知道,那就等于没有。
而且身在右扶风,经营那么大的产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