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脸骄傲,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哈哈,我团团马上要当爸爸啦,我一次性就搞出三个幼崽!”
在场的那些直播间,几乎都是弹幕爆炸,流量一波又一波,也借着这波热度挣了不少。尝到甜头的他们,决定以后要常来,天天来。
几个小时之后,团团捶胸的那一幕,#熊猫之王的骄傲#话题,冲上热搜榜首。
专家组并未将怀孕的圆圆接走,而是继续“放养”在李家村后山,因为,他们正在进行一种“放归”的行动。
由于大熊猫迁徙能力较弱,族群和族群之间没有联系的手段,又有高山、人类活动、高速公路和铁轨等阻挡,交流就愈发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种群有相当大的灭绝风险。
而没有交流就没有基因的交互,就意味着缺乏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对于一个族群来说是很重要的。
人类也是一样。为什么李响要庇护十万人?就他自己活着,或者几千人活着不好吗?那是因为人少了,基因缺乏多样性,到最后都是近亲繁衍,很容易就灭亡。
对于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专家来说,熊猫的繁育、特别是优生优育是一大课题,而另外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让圈养的大熊猫和野生的大熊猫之间有基因的交流,更好地保护大熊猫的基因多样性。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野外引种——在大熊猫发情时,将圈养的母熊猫带到大熊猫保护区,吸引野生公熊猫来交配;另一种就是野外放归——从母熊猫怀孕起,就让他们生活在半野生的、面积很大的饲养圈中,让熊猫宝宝出生后具备自理的能力,等两岁左右时,再放归到野外生活。
简单地说,放归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母熊猫怀孕之前就开始了。采用的是母兽带崽的方式。
由于“放归训练”在“半野生”环境中进行,有人类的食物支援,哪怕是生罕见的三胞胎,母熊猫也能养育得起,不会发生弃养的情况。
到时候若是专家组要将熊猫宝宝转移出去,李响也不介意啊。因为如果有潜力超凡,修习了呼吸法,开了灵智,肯定会自己跑回来的,若不是潜力超凡,放归野外,为大熊猫族群的基因多样性做贡献,也挺好。
夜深人静,李家村恢复宁静,李响单独来到后山,安抚团团圆圆,并亲自用灵力为圆圆检查身体。还好,一切正常。
三个胚胎虽然小,但是生机盎然,不愧是超凡熊猫的后代。
李响叮嘱了团团一些注意事项,让它保护好圆圆,随后,也抱起欢欢,检查了一下它的修行,体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