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二老爷保重身子,不要再因此事生气,宝玉这几日先不回去……”
……
荣国府,凤姐院。
王熙凤和平儿围在五儿身边,五儿正在校对两本账册清单。
说道:“二奶奶,上回三爷承袭荣国爵,因是降等袭爵,西府少了五百石的爵产。
折算成上等良田被朝廷收回,剩余爵产都被朝廷重新清点造册,我手上这本就是宗人府下发的爵产清册。
我听三爷说过,上册爵产都是皇命钦赐,须由爵主嫡脉相传,不得划割分传旁系子弟,违者大不敬。
上一辈大老爷和二老爷,因是老太爷临终遗奏上表,朝廷才特许两房不分,大房承爵,二房继产。
但到三爷这一辈,圣旨钦定,三爷承爵继产,西府爵产需三爷子嗣单传。
文字辈或玉字辈分家,只能分割贾家自置产业。
我将宗人府清册和公中账册校对,这十年以来,贾家耗费不小,每年公中都没多少盈余。
因此最近十多年都无像样自置产业,如今所剩自购家业,大都是老太爷手上置办。
这十几年以来,有过几次上辈子弟分家,已划走了肥裕部分,剩下都是边角不好的。”
……
王熙凤一笑,说道:“我猜想也是这样,既我们看出其中究竟,二太太管家多年,必定也是清楚的。
老太太当一辈子国公夫人,见多识广,心中更是明镜似的,如此我就知道,以后遇事症结在何处。”
五儿和平儿对视一眼,她们都是聪慧之人,都明白王熙凤话中意思。
不管是老太太,还是二太太,她们最不想触碰之处,便是二房从荣国府分家立户。
因为一旦二房分家立户,根本无法从荣国府分剥像样的产业。
老太太一辈子最宠爱宝二爷,二房分家之后,宝二爷哪里还有如今富贵日子。
二太太做了十几年荣国府当家太太,眼界极高,强势擅权,更无法忍受分家的窘迫。
如此看来,荣国大房二房的糊涂账,只怕三年五载都是理不清的……
……
这时丫鬟丰儿进了房间,说道:“我得了二奶奶吩咐,去荣庆堂那边走动。
正巧遇上老太太粗使丫头傻大姐儿,拉着聊了几句,便套出了话头。
傻大姐说方才二太太来过荣庆堂,一副怒气冲冲模样,本来要见老太太的。
但鸳鸯姐姐说老太太身子不爽利,今日不见客,把二太太给撅回去了。”
王熙凤笑道:“我就说老太太虽上了年纪,可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