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奏疏执行(4k)
司礼监。
一名传话的小太监,在冯保的耳边耳语了几句,冯保将这个小太监打发了,接着通政司的官员就送来了内阁票拟好的奏疏。
冯保装作无事发生的样子,起身来到装奏疏的秘匣前,迅速找到了苏泽的奏疏。
冯保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将苏泽的奏疏和其他的几份奏疏装在一起,搬到了自己的桌案上。
看完了这份奏疏,冯保长长出了一口气。
这位苏翰林,当真是一刻都不消停啊!
但是这份奏疏上的内容,却让冯保心思翻动。
作为司礼监秉笔,整个太监体系顶点的人物,冯保又怎么看得上内承运库的那些东西。
内承运库的管事太监,在贡物快要摆坏掉之前,用处理的名义将这些贡物变卖,这是内承运库里那些办事太监的一项“福利”。
冯保看了一眼身后的陈洪,陈洪就兼着一个“勾当内承运库”的差事,管理着内承运库。
任何一个体系,在运转了一定时间后,就会诞生所谓的潜规则。
所谓靠山吃山,就算是负责搬运皇城内粪水的太监,也有自己捞钱的偏门,更何况内承运库可是皇帝的内库,陈洪靠着这个差事,成为司礼监内仅次于掌印李芳,以及执掌东厂的自己下的第三人。
当然,冯保看不上内承运库这点油水,但是这不代表他不需要。
如果按照张居正的建议,在登莱设立市舶司,宫里派遣市舶司太监,负责将多余的贡物外销,那这可是个天大的肥缺。
张居正派人传话给自己,既是要自己支持苏泽的奏疏,同时也是提前告诉自己,将这个职位掌握在手里。
冯保意动了。
作为领导,要带着自己的手下一起进步。
冯保是司礼监的三巨头之一,他也有大量的干儿子干孙子。
对于他们这些太监来说,所谓进步无非就是升官发财二事。
冯保心中盘算着,自己的义子中谁适合担任这个职位,然后小心的将奏疏扣下。
这样的大事,冯保自然不可能私自批红,这份奏疏必然是要上呈到皇帝的御案前的。
但是冯保可以将这份奏疏一直拖到最后的时刻,不给李芳和陈洪过目,直接送到皇帝的面前。
那冯保就可以掌握主动权,然后打得其他人一个措手不及,从而将自己的人手推上去。
盘算着下一次送奏疏的时间,冯保又将苏泽的奏疏仔细看了两遍。
——
“父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