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选,也不至于僵在这里。
总不能阁部重臣亲自去大同查案吧?
张居正则说道:
“陛下,何不听听苏子霖的想法?”
——
都察院中。
雒遵生怕情况有变,这几日都留宿在都察院中。
沈思孝自然也住在都察院中,日夜和雒遵筹谋。
“继山,这次多亏了你!”
雒遵看向沈思孝,越看越是满意,他真是天生的言官!
正是沈思孝抓住了关键,让科道先推出了王国光,占住了巡案御史的人选。
内阁又推出几个人,都察院在沈思孝的筹谋下,都各种理由否决了这些人选。
如今整个朝堂看来,能够巡案大同的,只剩下王国光一人了。
而王国光也在都察院内暗中承诺,只要代王一案有一点瑕疵,自己都不会随意结案,只要这个案子办不成铁案,那苏泽请求废除代藩的奏疏就没用了。
保住代王,科道就可以继续攻击平戎策。
雒遵感慨,这次的朝争是百转千回,最后还是我们科道棋高一着!
多亏了沈思孝的筹谋!
沈思孝却有些不安。
这时候,一名御史里行(见习御史)来到都察院,他腋下夹着《乐府新报》。
看到雒遵,这名年轻御史里行准备将《乐府新报》藏起来,却被雒遵喊来了面前。
“这《乐府新报》是哪里来的?”
这名年轻的御史里行知道雒遵深深厌恶苏泽,如今京师大小九卿衙门,就只有都察院和六科没有订《乐府新报》,他小心翼翼的说道:
“这是下官同乡会馆送来的,本来是想要扔掉的,只是不好拂了同乡的心意。”
雒遵问道:
“这是新的一期吗?”
年轻的御史里行连忙点头,雒遵则将报纸拿了了过来。
淡淡的墨臭,果然是新一期的《乐府新报》。
如今《乐府新报》早已经成了京师潮流,不仅仅是官府衙门,一些富商也向报局订阅了,很多会馆都会订上不少报纸,送到在京师的同乡官员士绅家里。
还有的报纸通过会馆发往全国各地,最快的山东等地,五日后就能在济南城内见到新一期的《乐府新报》。
只是自从大同变乱后,苏泽似乎无心办报,《乐府新报》第四期迟迟没出来。
现在看到新一期的《乐府新报》,雒遵和沈思孝心中都咯噔了一下。
雒遵翻开报纸,沈思孝也凑了过去。
头版依然是老样子,精简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