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支持500万米元以内的外贸订单量,要不不扩建生产厂房,增加工人和机器,下半年接不了更多的海外订单!”
“这样啊”
徐远征皱起了眉头:“罗总,按理说对于创汇的外贸企业要给予更多的支持,但是你也知道,开发区今年引进了几个大项目,下半年的指标不仅用完,甚至还超标了”
这倒不是在敷衍罗阳。
今年8月份之前,由市里牵头,引进了多个重大项目。
国电光伏厂,给了800亩指标用地;红牛饮料,给了250亩指标用地;小天鹅洗衣机,给了300亩用地指标;远帆集团扩建光伏产能,给了250亩指标用地.
这还不算其他小型供地项目,譬如罗阳就拿了两块地,一个德阳电机,一个阳光电子。
“徐局,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罗阳咂嘴道:“我这边只需要纯粹的厂房,所以有个50-80亩就够了,开发区这点指标都挤不出来吗?”
徐远征对于全市工业用地指标状况的了解,不比国土那边差。
“双峰镇那边的试点项目已经启动,市里各个乡镇的小化工拆迁正在进行中,国土那边退耕的指标究竟有多少,具体数量还没下来。”
听完罗阳的诉求,他思索片刻后道:“即便指标下来了,其中相当一部分要给到双峰镇园区,开发区这边能分到多少.可能要到10月份以后才能知道了。”
“10月份?”
罗阳苦笑了起来:“徐局,怕是来不及了!”
说着,他用眼神示意孙静玉。
“徐局,这是我们昨晚接到的海外订单!”
这种时候,孙静玉脑子清醒的很,心领神会的将第二批海外订单的复印件资料递给了徐远征。
“500万米元?!”
“是的,接下来就要把产能拉满了!”
罗阳诉苦道:“这还是国内两个男装品牌销售增加不能太大的前提下,否则就要做内外市场的艰难取舍了.”
徐远征愣了片刻。
“罗总,您这也太突然了.我得给领导打个电话。”
他也露出苦笑的神色道:“说句实在话,就算是下个月能供地给你,加上建设周期起码三四个月,除非有现成的厂房这件事只能找领导来解决了!”
罗阳何尝不知道新建厂房来不及了?
外贸订单突破1000万米元之前,采用24小时双班倒的方法,现有的产能还能支撑一下。
但是未雨绸缪。
不论是拿到新的用地还是能租用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