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118章 二月二龙抬头,一步入先

第118章 二月二龙抬头,一步入先

第118章二月二龙抬头,一步入先天!

二月二,龙抬头,冰雪逐渐开始消融。

草原上,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草探出了头,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之景。

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确实处在了历史上最为温暖的时期,像后世的话,草原要完全步入春天,至少要等到3月份,现在足足提前了一个多月,可见气候有多适合人类生存、动植物的生长。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瞧着从灞桥折来的柳枝扎根在护城河畔,李承乾口中吐出了一首诗。

“殿下好文采。”

旁边的薛仁贵等人不明觉厉,鼓掌喝彩。

这首盛唐时期的《咏柳》被誉为历史上最经典的歌颂柳树诗词,不过,作者还没生出来,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太子李承乾的著作,引得一众大老粗崇敬不已。

“拍马屁的话,先不必说。”

眺望远方,李承乾认真道:“新春来临,这将是大唐统治草原的第一个春天。”

“燕然城足以容纳上百万人,如今不过十之二、三。”

“郯国公、榆林县公已经出发前往居延都督府、云中都督府带来新的族群。”

“光有铁勒人还不够,羌人、突厥人、鲜卑人,甚至是汉人,只有他们相互牵制,才能达到均衡。”

“草原土壤稀薄,不单单没有足够的养分,还存不住水,只有野草才能生生不息。”

“紫苜蓿对牧民来说,无异于命根子,这是牛羊、马匹能否茁壮成长,形成像中原农耕一样的放牧机制的关键物品,其产量高,适应性强,就连荒漠、戈壁滩都可以生长。”

“有朝一日,漠北东西五千里,南北纵横3000里都长满了紫苜蓿,这里畜养的牛羊将满足整个大唐上万万人口的需求,实为国本。”

“去岁,紫苜蓿种植的晚,只开了一茬,结出的种子也不多,百来斤一分为六,云中都督府留下了一部分,剩下的分给了居延都督府、东胡都督府、燕然都督,河西也得了一些。”

“分到北庭大都护府的只有二十斤,能种两亩地,25天就能收获一次,一年能开4次,每一次一亩能结种子大约300斤,反复播种,一年就能从2亩扩展到80多万亩。”

“等到北庭大都护府直辖这片地区完全栽种了紫苜蓿,这东西就可以向铁勒八旗传遍。”

“习惯了定期收割紫苜蓿,用以喂养牛羊马匹,铁勒人还会像以前一样逐水草而居吗?”

“八旗驻地都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