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闹剧彻底变成一场动荡,以此吸引朝堂各方势力的目光。”
“并且,有了齐王的前车之鉴,吴王、晋王、太子都会有所收敛,那么,殿下的机会就来了。”
“臣附议。”
其余人等纷纷开口。
“呼!!!”
深吸了一口气,李泰内心的欲望战胜了良知,叮嘱道:“这件事交给长史去办。”
“是。”
杜楚客及其它人脸上一喜,这样的魏王才真正具备了枭雄模样。
无独有偶,吴王府一片死一样的沉寂。
李恪端坐上首,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表情,让人根本猜不出他在想什么。
下方站着长史崔虞、中书舍人王弘让、吴王司马王弘直、尚书郎中谢瑜、吴王府记室参军谢曜、吴兴郡男沈智渊、秘书郎陆敦信,全都是支持他的江南士族之人。
“父皇为何如此?”
许久之后,李恪艰难的张嘴吐出了这样一句话。
他实在是想不通,郑国公兢兢业业数十年,不曾有过丝毫懈怠,清苦度日,百官称赞,仅仅是同英国公见了一面,却落得如此下场。
“殿下。”
长史崔虞劝谏道:“陛下是天子,万民之主。”
“他不愿意见到太子势大,皇帝与储君自古以来便是相互忌惮。”
“郑国公此举无疑是踩到了线,又这般暴烈的回应陛下,陛下难免心中不愉。”
中书舍人王弘让同样开口:“殿下应当想一想在这件事上,谁才是利益受损的一方,这时候,晋王怕是已经寝食难安了,失去了英国公,关陇门阀如何能制的住魏王党羽。”
“难道一定要这样吗?”
吴王李恪脸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这场夺嫡之争让他一度颠覆了自己的认知,子算父,父计子,兄弟相争,刺刀见红。
“殿下。”
“如今不是你想退出就能够退出了。”
“莫要忘了隐太子、刺王结局。”
“一旦输了,魏王、晋王上位,哪一个能饶得了我们?”
尚书郎中谢瑜冷声喝道。
“殿下。”
吴王司马王弘直、记室参军谢曜、吴兴郡男沈智渊、秘书郎陆敦信同样目光聚集到了李恪身上。
“本王明白了。”
吴王李恪一下子惊醒过来,目光澄澈,面容坚定道:“既已入局,那便再无选择。”
“本王在此拜托诸位了。”
“愿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一众江南士族官员无不高声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