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研习兵书军略。”
“人心易变,无非是利益权衡,殿下只需要许之以名,足矣!”
长孙无忌不愧是朝堂第一人,一手算计兼顾人心、朝局。
“稚奴多谢舅父提点。”
李治深深一躬,行了一礼。
“殿下无需如此。”
长孙无忌赶紧扶起了李治,真情流露,溢于言表。
见状,褚遂良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对于李治这种言听计从,这是关陇门阀都喜闻乐见的事情。
二人只在晋王府停留了一小会儿,就相继告辞离开,太子、吴王、魏王三方的针对绝不只是今天,晋王一方必须要做足准备,这也是在向全天下展现关陇门阀的实力。
“殿下。”
“赵国公今日所为将您逼在了太子、吴王、魏王的对立面。”
“接下来,三方势力恐怕都会把矛头指向我们。”
晋王司马李敬玄表情从未有过的凝重。
朝堂之中,太子占据大义,东宫收拢的确实是庶族,但并不代表士家门阀就不愿意追随太子,申国公高士廉、吏部尚书杨师道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是以,太子实力最强。
魏王深受皇帝李世民的宠爱,府中开有文学馆,早就收拢了一批文人士子,大儒学者多与其为友。
吴王李恪身具两朝血统,刚刚迎娶了江陵萧氏嫡女,江南士族、淮南士族为其鞍前马后。
唯有晋王李治,年岁尚幼,论资排辈,无疑是占据最大劣势,关陇门阀本就不是铁板一块,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人,尚不足以对抗任何一方。
在这个时候,他们成为了众矢之的,这个不是什么好消息。
“敬玄以为本王有选择的权力吗?”
眼神淡漠,李治的小脸上有着别样的成熟和理智,身在皇家,又怎能是什么都不知道的稚子。
“殿下。”
李义府犹如潜伏在阴影中毒蛇一般悄无声息走出,开口道:“太原王氏内部对于支持您夺嫡似有不同意见。”
“嗯?”
脸色一凝,李治沉声道:“王妃出自晋阳王氏,叔祖母又是同安大长公主。”
“晋阳王氏应是不会拒绝本王伸出的橄榄枝,所以,祁县王氏不愿意?”
太原王氏以太原郡为郡望,分为晋阳县王氏、祁县王氏两大支脉,太原王氏公认先祖为周灵王太子姬晋,祁县王氏以东汉末年司徒王允为祀祖,晋阳王氏则认为东汉王柔、王泽兄弟为祀祖。
东晋末年,晋阳王氏遭到宋武帝刘裕的针对,一度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