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武帝击匈奴开始,漠南就成为了我汉家儿郎间接控制的地方,形成中原与漠北的隔离带。”
“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从河西走廊北山之间向北流出,进入浩瀚的沙漠,最主要的支脉在狼心山以北分作两股,分别汇入两片戈壁洼地,形成了一片沙漠绿洲,居延泽由此而来。”
“古老的居延泽被匈奴人称为天池,湖面碧波涟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起伏的沙漠、湛蓝的湖水和鲜艳的红草交相辉映,孕育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汉武帝曾经在这里设立了居延塞,由此成为了汉人进攻匈奴的前哨站。”
“由于匈奴人的衰败,居延塞失去了作用,最终在东汉末年被放弃。”
“此后500年,这里成为了零散部族放牧栖息的地方,匈奴人、羌人、鲜卑人、突厥人等等。”
“一旦在这里筑城设军,北至郁督军山千五百里,西达西域都护府治下的伊州千二百里,南抵肃州约800里,东临丰州千二百里。”
‘唰!!!’
通过李承乾的描述,秦怀玉、赵节同样意识到了居延海的重要性,眼中不约而同的露出了精光。
在后世,党项人立国西夏,于居延泽不远处建了黑水城,设置黑水镇燕军司,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黑山威福司治所就在黑水城,一直到元朝,这里都是河西走廊通往岭北行省的驿站要道。
“筑城居延海只是第一步,迁移汉人百姓开垦田地,布设郡县,将这里彻底化作大唐直接控制地区。”
“西域、河西、河套连为一片,时时刻刻监视着漠北。”
“土默川平原上再筑一座城,仿效汉时,重新归入大唐疆域,这里将是中原通往漠北的交通枢纽。”
“之所以,汉人王朝无法对草原进行实质意义上的统治,最大的原因在于双方习性不一。”
“汉人擅长农耕,而草原部族习惯于游牧,且双方生活的环境限制了生活方式。”
“嗯嗯。”
对此,秦怀玉、赵节深以为然。
草原上除了牧草,其它的植物很难生长,除了放牧,别无用处。
“我们为什么要按照中原的治理方式去治理草原呢?”
“治理中原无非是编户齐民,分割田地,从而制定赋税。”
“草原同样可以做到编户齐民,只需要按照部落依次登记造册即可。”
“通过强力手段对部族之间的领地进行界定,甚至就像田地一样,由官府进行草场划分。”
“牧民可以在自家草场上种植牧草,固定化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