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的经济中心。
正旦大朝会是向各国使节展示唐朝繁荣昌盛的重要机会。
各国使节带来奇珍异宝和贺礼,同时也目睹了唐朝的宫殿建筑、礼仪文化、军事力量等方面的强大实力。这不仅让各国对唐朝心生敬畏,也有利于唐朝在世界上树立威望,拓展外交关系。
听起来很威风,仪式感满满,但是对李承乾来说,就有些无聊了。
李世民跟李承乾,全程是不需要说话的。
当然,就这样的场面,扯着嗓子喊,远一点也听不到了。
皇帝跟储君,就跟吉祥物一样,坐在太极殿前,台阶之上,看下方人头攒动。
按照章程,首先是朝贺仪式。
随着钟鼓之声响起,李世民则站起身来,李承乾也随着起身,站在身后侧。
而后就是万国群臣跪拜在地,山呼万岁。
接着是进贺表,由中书令等高级官员代表群臣向皇帝进献贺表,贺表中表达对皇帝的祝福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贺表通常用华丽的辞藻书写,字体工整,装裱精美,一式十八份。
然后是特意挑选出来,嗓门很大的十八个宦官,跟西方唱诗班那样,一起高声朗诵。
随后是各国使节依次上前,向皇帝献上各自国家的奇珍异宝和贺礼。
鸿胪寺官员在一旁高声唱名,介绍礼物的来源和意义。
接着就是封赏表彰。
最后的环节就是歌曲表演了。
当最后的秦王破阵曲开始后,也就预示着差不多结束了。
这时,基本上已经到了晌午。
全都结束后,群臣跪拜,山呼万岁,最后退场结束。
此后便是大宴会了。
五品及以上官员才能参加。
还有诸位皇子。
李承乾也见到了自己那诸多兄弟们。
加上李承乾在内,总共九个皇子凑一桌。
吴王李恪,魏王李泰,齐王李佑,蜀王李愔,蒋王李恽,越王李贞,晋王李治,纪王李慎。
齐王李佑虽然被贬为庶人,但还是被特赐参加了这次宴会。
李承乾首位,左右则是魏王李泰,晋王李治,三嫡子。
其他则按长幼顺序排列。
宴席开始,作为最为年长的魏王李泰,端起酒杯,起身向李承乾道:“敬大兄。”
这就是太子的威风了。
其余七皇子,也纷纷端起酒杯:“敬大兄。”
李承乾也站了起来,举杯道:“同饮!”
这是难得一次,兄弟见面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