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心中憋屈。
此刻再为太子说话,跟把吐出去的金汁又吞回来有什么区别。
再者魏王含沙射影,也是在为他们说话。
房玄龄暗暗摇头,魏王不智,在这件事上去抨击太子,完全就是自取其辱。
此时,朝堂上的气氛更加紧张,众臣都在关注着李世民的反应,等待皇帝做出决断。
李世民微微皱眉,扫视群臣,沉声道:“太子造出竹纸,功劳不可磨灭。”
“然也要多多注意自身品行,不得持功而骄,目空一切。”
轻飘飘的一句话,就相当于给魏征,褚遂良等人一个交代了。
也是暗中告诫,朕已经训斥过太子了,你们的事情就算过去了。
群臣作揖:“陛下圣明。”
李世民看向魏王道:“魏王,你应当知道分寸,往后不能无端地指责兄长。”
李泰心中憋屈,也只能拱手作揖:“是,父皇。”
李世民轻轻点头,而后对韦挺吩咐道:“韦寺卿,宣倭国使臣觐见。”
韦挺躬身作揖后朗声道:“陛下诏敕,宣倭国使臣觐见。”
“宣,倭国使臣觐见。”
这才是李世民的安排。
就像是李承乾知道,用更大的热点去掩盖小的热点,李世民对这套方法也是熟悉得很。
韦挺早些年,受太子李建成的看重。
昆明池政变后,韦挺与杜淹、王珪等人受到牵连,被流放到越嶲。
李世民即位后,认为其颇有才华,便将韦挺等人召回,至今已到鸿胪寺卿的位置。现在的韦挺虽说跟魏王有些暧昧,但还没有完全站在魏王的阵营,不属于魏王党人脉。
鸿胪寺,主要负责对外国的礼仪接待,交接等事,相当于后世的外交部。
随着韦挺的宣召,朝堂上众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殿门处。
片刻后,一群身着倭国服饰的使臣缓缓步入朝堂。
为首的使臣恭敬地向李世民行礼,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道:“外臣拜见大唐皇帝陛下,吾国仰慕大唐之昌盛,特来朝贺。”
倭国使臣及随从十余人站在朝堂上,众人的目光也不禁落在他们身上,细细打量着这些来自远方的倭人。
倭人身材普遍较为矮小,肤色略呈黄棕色。他们的面部轮廓较为扁平,眼睛细小而微微上扬,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与敬畏。
鼻子小巧,嘴唇略厚。头发多为黑色,或束于头顶,或自然垂落,显得有些凌乱。
他们的衣着也别具特色。身着的服饰色彩较为鲜艳,以白色、蓝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