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施主静待,这件事情说来话长,待贫僧为你娓娓道来。”
不等陈逸开口,他竟缓缓盘腿而坐,就坐在三面佛脚边,眉心的泪滴痕迹隐约浮现点点佛光,继续道:
“昔年,贫僧还是孔王之时,大魏境内十七州府多有厄难,旱、涝、饥荒频发。”
“短短三年时间,便有接近百万的死伤,皇兄与贫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任凭我等找道门、儒门中人出手也无济于事。”“后来朝堂内便有几位大臣上奏,说儒、道两家不中用,坐视民乱,企图颠覆魏朝正统。”
“这样的论调乱了很长一段时间,不止朝堂,便是十七州府百姓也有听闻。”
“过了一段时间,皇兄不知从何处听说西陆佛国或许能挽救黎民水火,便和贫僧商议西行……”
陈逸没有再开口打断,平静的听他讲述那段历史。
显然,方才大空僧人应是看到了什么,兴许和“极净天”的谋划有关。
“贫僧历时三年,游历佛国各大寺院,抄录经书万卷方才回返,创建大空寺。”
“也不知是否是贫僧愿力感动天地,自从大空寺出世后,魏朝上下便没了灾祸。”
“如今想来,这一切都是‘极净天’之人的谋划,他们的目的便是引佛国东渡。”
大空僧人顿了顿,叹息一声道:“施主可知贫僧为何会在此天牢?”
“乃是因为‘佛子’!”
大空寺第一位佛子,便是他的后裔。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在大空寺出世之后,那位佛子便开始在魏朝上下传扬佛法,一间间佛堂寺院建造而出。
直至他圆寂时,魏朝十七州府各大名山圣地附近都有了佛堂,几乎是儒、道两家的一倍之多。
而在那时,大空觉察到佛门异样,隐隐明悟佛门已经不在他的掌控之中,而是由“佛子”把持。
恰逢他的兄长,那代魏皇即将殡天,因而他便和皇兄商议,自封在天牢内,对外宣称已经圆寂。
这样做便是为了让他和“佛子”都不在世,为了降低佛门在魏朝境内的影响。
“如今看来,贫僧成功了也失败了。”
“哎,佛子有一有二,如今又有了第三位,因果循环啊。”
“他们的谋划,便是要让佛门大兴?”陈逸问道。
只是这与他先前得到的讯息有矛盾之处。
——若是“极净天”之人想要佛门大兴,那周观雾为何以拜神宗宗主之位联合邪魔外道袭杀佛门天骄?
“是,也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