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求取经书。”
林雪茹肩膀靠在他身侧,问道:“逸哥哥,伱是怎么知道这些?”
“都是小时候在府内学习时看来的,”陈逸笑着说道:
“不止大空寺,还有京都学府,创建时间更久,几乎是在魏朝出现之初就存在。”
“当时那位辅佐魏皇的圣人,便是第一任院长。”
有香奇道:“这样说来,京都学府和大空寺的背后都是朝堂?”
陈逸点了点头,道:“现今朝堂上的大臣几乎都是京都学府出身。”
“即便是武侯世家,也有不少不适合修习武道的人选择读书,通过科举任职各地。”
说到这个,陈逸不免想起夏绾绾来信中所说——他三弟陈凡如今就在京都学府求学。
据说陈凡的天资不错,已经晋升学士,儒道浩然气堪比六品境修士。
这样的修为进境不可谓不快,但比起陈远和他来,仍旧有着不小的差距。
杜彦清叹息道:“所以如今的朝堂上,学府出身的大臣占了八成,仅有两成是武侯将校。”
“前些日子,父亲曾传信于我,让我在回返京都府之后,多多与谢东安来往。”
杜妍皱眉看着他:“这是为何?父亲身为镇北王,理应和左相府邸划清界限才是。”
“我也不知道父亲的打算,”杜彦清看向陈逸问道:“先前听说那谢东安也去了南蛮秘境?”
陈逸点了点头,心中却在思索镇北王如此提醒的用意。
他可是知道如今朝堂上,左相谢静作为文臣之首,对武侯们话语权的打压可说是做到了极致。
镇北王这样安排,岂不是让外人感觉他有示弱的嫌疑?
“那他真的像传闻的那样,聪慧过人?”杜彦清继续问道。
“聪慧有些,谋略也有些,”陈逸思索道:“但我知道他的心很冷。”
“哦?”
陈逸看着众人,解释道:“他与其他儒生不同,并不迂腐,不是读死书的酸儒。”
“或许是受到他爷爷的影响吧,他总会下意识的置身事外,不论是面对险境还是对待他人。”
说谢东安为人“冷漠”便是出于此——就像是站在上帝视角看待所有人和事一般。
“这么说,他的城府很深?”杜妍皱了皱眉,不满的说道:“父亲这样安排岂不是把我哥推进火坑?”
“或许有其他原因吧。”杜彦清拉了她一下,示意不要议论父亲。
陈逸注意到他们的小动作,笑着说道:“总之,可以结交但不能深交。”
“当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