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老板娘就肯定是另外一重感受。
就像他这只会猛冲猛打的初哥,自己是爽了,董雪莹是什么感受还未可知呢。
所以艰难的咽口唾沫:“这心态、眼界能有什么办法去调整吗?”
老道士收起舞出幻影的铁杖石锁:“天之道,有余则损之,不足则补之,身外之物爆发得越厉害,就要有相应的德行去承载,所以这种调整很罕见,嗯,还真是你说的那句话,认知够了才配得上赚更多的钱,你齐头并进调整得好,已经是罕见的异数了,我在这穷乡僻壤见过的也就尤启立,但他远不如你务实肯干……”
说着撩起旁边山崖下挂着的一大叠旧纸张。
翻飞一阵果然找到:“这是他两三年前来爬山,跟我聊天写下的字句。”
让卫东意外的好奇。
探头共赏:“壮怀伟业天下情,共谋腾飞大鹏志”。
立刻笑出声,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他不擅长舞文弄墨也觉得充满了打油诗气息。
在机关单位呆那么些年,各种离退休干部尤其喜欢搞这种文学创作。
拉个屎都能写首诗。
这特么的跟生产力发展半毛钱关系都没。
老道士不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得让别人都站住,自己要事业通达,也要让别人显达,你能做到就不是普通人了,其他人……古往今来为什么老喜欢讲门当户对,因为这是最容易志同道合的结果,如果身边人跟不上你的调整,那就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让卫东回忆起去年港商跟他交流时,有个老鬼对董雪莹的评价就是不匹配让卫东的发展,
那时让卫东还觉得自己两口子都是从市井发迹起来,基本都是一路货色,怎么可能不匹配。
现在懂了。
如果真是摆个董姐熟食的烧烤摊子,那就一定配得白头偕老。
可这火箭般爆发的产业规模,还有自己开了天眼才如鱼得水的合纵连横。
生生把差距拉开了。
所以说老富豪们还是有点东西。
能在那会儿规模没爆发起来就看出点端倪。
现在让卫东有点呆呆的坐在那哂然苦笑。
当时老鬼还说了他们本不看好内陆江州投资,投的就是让卫东这个人,唯一担忧的短板就是他这老婆。
没错,以让卫东的脾性,哪怕董雪莹掌管了所有财务资金,每天都有千头万绪的各种支付到账,现在这变化可谓地动山摇。
他居然半点忙着清点接盘,赶紧保证资金不要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