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分寸,就是了解康熙的禁忌,不要玩得太出格了!
被圈禁的老大和老二,已经证明了康熙的忍耐,绝对是有限度的。
赵弘燮这个巡抚,属于是文官,又是直隶最大的地方官,他出面招待胤禑和老十七,合情合理,没有空子可钻。
通永镇总兵就不同了,他的上头还有个直隶提督。
大清的绿营军制,一级管一级,大家都不能越级。
比如说,赵弘燮想指挥某镇总兵,不能直接下令,而必须下令给直隶提督,由其负责办理。
大小绿营武将,彼此相制,勿使合而谋我。
大清把这种武夫的平衡之术,玩耍到了极致!
开席之后,赵弘燮起身敬酒,“愉王爷、十七爷,卑职只能以薄酒招待了,实在是惭愧之极!”
老十七很懂规矩,只要胤禑在场,他绝不先说话。
胤禑笑着摆了摆手,说:“坐吧,今日只叙朋友之礼,不论尊卑。”
赵弘燮看出了胤禑的诚意,也没过于推辞,便顺势坐了回去。
胤禑等赵弘燮坐定之后,拈起旧盏,凑过去和他碰了个杯。
“彼此随意最好,大家也都自在得多!”胤禑觉得热了,故意摘下头上的六合帽,径直搁到了酒桌上。
这么一来,宴席上的气氛,就真的放松了。
只要不是正式场合,从康熙到小小的知县,没人乐意穿朝服,戴官帽,穿官靴。
一般情况下,胤禑最喜欢的打扮是,戴六合帽,著绸马褂,穿平遥鞋匠做的布鞋。
这个时代,还没有北京布鞋一说,只有平遥鞋匠,闻名整个大清国。
散席后,赵弘燮也没久坐,只喝了半盏茶,便主动告辞了。
等赵弘燮走后,老十七摇着折扇,轻声说:“这位赵某,倒是个会做人的。”
胤禑淡然一笑,在康熙的眼皮子底下拉拢直隶巡抚,那是惟恐老大和老二太过孤单了,上赶着去做伴。
“十七弟,你可能没有听过一个说法:恶贯满盈,附廓京城吧?实话说,凡是不懂人情世故的顺天府尹,都坐不稳那个关键位置!”胤禑抓起一把瓜子,一边磕,一边提点老十七,“将来,等你当差了,千万记住和光同尘这四个字。”
老十七的心头猛的一热,他又不傻,怎么可能听不出胤禑有心帮他一把的意思呢?
只要胤禑肯出手相助,老十七就不怕没差事可干!
次日凌晨,洪山口的关门刚刚打开不久,胤禑和老十七就乘坐马车,在护卫们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出了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