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冲着他微笑。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在胡宗宪脑海中闪过。
徐渭冲着文官冷笑,胡宗宪却微微颔首。
“老胡,做人莫要太隐忍。”徐渭低声道:“换了我,晚些定然要让他好看。”
“知晓你为何科举屡次不过吗?”
“为何?”
“就你这等偏激的性子,写出来的文章如何讨喜?”
“我……稀罕吗?”
“呵呵!”
“看看那位,我便认识,当年和我一同赴试,他中我未中,这厮跟着别人讥讽了一番,说我狂妄什么,如今你再看……”
胡宗宪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见一个文官冲着蒋庆之和严嵩在笑。
笑的卑微。
“这样的科举,我徐文长稀罕吗?”
这一刻,徐渭突然丢开了对科举的执念。
胡宗宪知晓这厮的心结,故而由衷的道:“恭喜。”
“……此战大涨我军士气,不过俺答大军浩荡,距离不远。各部……请长威伯说说。”
官面文章由严嵩来,到了部署的时候,严嵩很有自知之明的让位。
赵文华心中叹息,觉得义父姿态太低了些。
蒋庆之拿出药烟,点燃后,说道:“林思源手段不俗!”
第一句话便是敲警钟。
严嵩暗自点头,从进了总兵府开始,他就察觉到了诸将那种轻松的情绪。他不知兵,但也知晓骄兵必败的道理。
他本想等蒋庆之说完后,自己再补充几点,其中就重点提及不可轻敌这一条。
但!
显然用不着了。
“莫要轻敌。”蒋庆之目光转动,看到诸将不以为然,便冷着脸,“林思源让巴尔斯出兵装作自己围攻马角寨,他判断本伯必然会去解救那些百姓,就这两条,你等谁能及?”
诸将默然。
扪心自问,他们压根就想不到这等精妙的布局。“这两条不只是兵法,更是对人心的揣摩。我曾说过,用兵,便是双方将领斗智斗勇,斗心眼。谁能揣摩到对方的想法,谁就必胜。”
蒋庆之用烟头指指自己,“林思源揣测到了我的想法,但我也揣测到了他的想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以他被我一刀枭首,头颅就放置在京观顶端。”
蒋庆之说的轻描淡写,但越是如此,众人就越觉得他姿态睥睨。
这便是一种无形的气势。
“巴尔斯也并非平庸之辈,本伯让尤副总兵领军前去救援时曾交代,若是敌军势大,便接应马角寨守军撤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