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说道:“看来黄茂在大同干得不错。”
赵文华知晓严嵩有收拢黄茂的心思,心中微动,便问道:“本官听闻大战在即,你等为何安之若素?”
五个客人中,三个是商人,两个是本地人。
闻言一个商人起身拱手,“虽说听闻俺答大军南下,不过当今圣天子英明……”
这等颂圣的话儿赵文人每年不知要听多少,闻言不禁蹙眉,觉得毫无价值。
沈俊低声道:“商人最会看人眼色,趋吉避凶的本事天下无人能及。这三人问不出话来,那两个大概是本地人,可试试。”
赵文华看了他一眼,这时掌柜送了酒菜来,“羊肉还得等等,客人先饮酒。”
“好。”沈俊也不让,自斟自饮了三杯,这才畅快的道:“爽快!”
几杯酒下肚,沈俊精神陡然一振,指着那两个本地人说:“给他们也上酒。”
两个本地人吃的是杂粮饼子,喝的是面糊,一看便是普通人。
“不敢不敢!”
“算在老夫账上。”
听到这话,两个本地人又谦让了一番,这才拱手谢过。
“话说你等为何不慌?”沈俊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道:“就算是老夫,也得赶紧去把事儿办了就回京,压根不敢在大同停滞……”
一个男子看着掌柜送酒水过来,不禁舔舔嘴唇,“其实吧!原先也怕。”
“如今为何不怕?”沈俊问道。
严党在九边的势力差些意思,若是黄茂可用,便是意外之喜。
且严嵩最近有意在朝中扩张实力,地方大员一旦进京,最低一个六部侍郎。这是不可小觑的助力。
男子接过酒坛子,先嗅嗅,然后说道:“先前听闻贵人来自京师,想来不知大同这里有民谚。”
“哦!”沈俊笑吟吟的举碗,一饮而尽后,说道:“愿闻其详。”
男子的伙伴给他斟满酒,他小心翼翼的端起土碗,先尝了一口,眼前一亮,赞道:“好酒。”
男子喝了一大口酒水,舒坦的叹息,说道:“咱们这边有民谚,俺答狂,俺答强,只是未碰蒋家郎。”
男子的同伴说道:“大同的京观还在呢!”
男子笑道:“小人本来想带着婆娘娃去丈人家躲躲,听闻是长威伯领军前来,便留了下来。前几日不是说俺答的前锋来了?有人怕了,小人也有些心虚。”
男子的同伴酒量不好,几大口酒水下去,兴奋了起来,“前日有人看到了长威伯,好家伙,带着一眼看不到边的骑兵,个个都是凶神恶煞的。说是长威伯听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