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历史。目的就是为了摆脱那些包袱。
没错儿,在半岛看来,曾经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经历就是屈辱,是包袱。
蒋庆之讥诮道:“升米恩,斗米仇。那些藩国大多是有好处就来,没好处就跑。甚至见到中原王朝式微了,便会露出獠牙,跟着异族冲进中原撕咬曾经的宗主国……”
“那么老师以为,朝贡制……”
“朝贡制更多是一种维系中原王朝优越感的制度。前隋时,为了炫耀大隋的富庶和威严,在树枝上挂满了丝绸,把名贵的香料堆积成山焚烧,对朝贡的使团回赠丰厚……这一切看似在维系朝贡制度,实则是在满足朝中君臣天朝上国的优越感。”
蒋庆之呼出烟气,“如何与臣服于自己的势力相处,这是一门学问。归根结底就几句话:有来有往,互利互惠。”
“老师这话……发人深省。”周夏眼中一亮,“不过,若藩国因此而离心呢?”
“你以为他们如今心在何处?”蒋庆之呵呵一笑,“大明势大时,无需什么赏赐,他们自然会归心。记住了,慕强是人类的本能。”
~~
“慕强!”周夏若有所思。
“小时候孩子会崇拜父辈,这便是一种慕强。”蒋庆之说道:“大明强大时,无需什么赏赐,藩国从上到下皆会崇拜大明。会把大明的一切视为自己效仿的目标。”
倭国早年就是如此,朝鲜就更别提了,但凡有人说一句他们是小中华,就能让朝鲜上下欢欣鼓舞,觉得自己总算是从老大那里学到了些东西。
“老师的意思是说……朝贡不是藩国臣服与否的必然条件,只是一种调剂。”
蒋庆之点头,“不过此事历经多年,早已成了惯例。惯例……”
周夏在老师眼中看到了熟悉的光芒。
好似在琢磨着要坑谁。
中午在伯府吃了一顿大餐,周夏回到了礼部。
“周主事,方郎中问你,那事儿可曾着手?”有小吏来询问。
“知道了,就说我正在着手。”周夏平静的道。
小吏回禀,方盛揶揄的道:“这厮如今坐蜡了,继续催促,务必要让他心慌意乱。人呐!一旦心慌意乱,做事儿就会失了方寸。本官倒要看看他如何收场。”
周夏在值房里坐了一下午。
偶尔写写画画,偶尔闭目沉思。
下衙的时辰到了,周夏走出值房。
“周主事,听闻你对朝贡颇为不满?”有官员一脸正色的道。
这是引子,随后官员准备了许多论点来怼周夏。
周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