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又遍布探哨, 称得上是严防死守,绝不令魏军偷袭渡河。
但在董暠看来,丞相实在谨慎太过。
自禹门口而至潼关, 黄河只有两处水势平缓,可渡河之处。一处为蒲坂,过河便是渭北大营,孟起将军亲自镇守, 可保无恙;另一处在龙门,距离魏军的弘农大营足有三百余里, 道路崎岖难行, 夏阳城又建在过河口处, 堪称万无一失, 怎需如此戒备, 每日探查不休?
“将军,要歇一歇吗?”心腹察言观色,策马上前,“也顺便巡查一番附近村庄有无异样。”
村庄能有什么异样呢?营中每日派出近百斥候,村庄都认得这些西凉士兵的面孔了,据说前些日子还出过那么一档子事:某名斥候过时未归,营中以为出了什么事,多派哨马出去探查,才发现那名斥候去一户农家同家中女孩儿交流感情,正巧被田间归来的女孩儿父亲逮了个正着。
这事一时传为营间笑谈,马将军听闻后没忍住火爆性子,差点拔剑砍了那个斥候,最后据说是农户求了田吏亭长来营中求情,才免了那军士的死罪,至于最后是不是被将军逐出军营,去当人家的女婿,这就无人得知了。
想到这一桩新闻,董暠也叹了口气。
他跟在将军身边,自然谨言慎行,就连倾慕那名沓中酒家女,也是老老实实去提了亲,走了流程的……
但世事并不尽如人意,他用这几年攒来的私房钱换来美人垂青,家中大妇倒也没为难他那娇娇怯怯的侧室,就是从此之后,驿站再为同袍送来寒衣家信时,他再也没收到过自己那份。
…………就好像大妇已经全然将他弃之脑后了一样。
这也太惨了。
“再继续向前吧。”董暠从胸腔中呼出一口浊气,“前行至夏阳外三十里处,而后再回返。”
他策马前行,其余骑兵们也一夹马腹,随即跟上。
不知谁又唱起那首古歌,沉郁苍凉,他虽不通文墨,却也能跟着一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当古歌最后一个字的尾音落进渐凉的秋风里时,这位从小跟随阿兄四处征战的偏将军忽然勒住缰绳,止住了骑兵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