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编者按语说,这个调查报告“提出了学校教育变革的方向”。
其他政策红星钢铁集团暂且躲过去了,这条政策真关系到了厂里的经营规划。
首先,集团有自己的学校,其次,集团目前的用人政策还是以招纳毕业大学生为主。
同时,联合学校正在培养新工人、新干部,与此次的政策有所冲突。
李怀德叫了李学武到办公室,就这一情况进行问询和商量。
李学武能怎么办,他十分清楚上面会来这么一手。
“集团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健康的,科学的,符合政策需要的,所以我不建议动。”
他的话并没有给老李增加多少信心,眉头还是皱着。
“说具体点。”李怀德靠坐在椅子上,看着他问道:“两个方向都不动,还是——”
“一动两不动。”李学武先伸出了一根手指,随后又伸出了两根,道出了回答老李的答案,“我刚刚说了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不用动,联合学校不能受到这一次政策变动的影响。”
“联合学校培养出来的干部和工人才是红星钢铁集团稳步前进和发展的能量来源。”
李学武认真地回答道:“这一点坚持不动摇,关于人才吸纳的政策也不能动摇。”
“不管政策如何变化,集团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必须进行科学的补充。”
他捏了捏手指,继续讲道:“这是两不动,我再给您汇报我觉得应该动一动的。”
“人事工作可能要动一动。”
“说一说,怎么个动法。”李怀德坐直了身子,强调道:“是大动,还是小动。”
“政策都已经下来了,大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小动调整方向就可以了。”李学武轻声讲道:“到什么时候,咱们自己不能自乱阵脚。”
“嗯嗯,你说的有道理。”李怀德也是凑近了身子,点头讲道:“你对政策的研判和解读能力我还是比较信任的。”
“那我就讲一讲我个人的意见和建议。”李学武认真地讲道:“上面的意见恐怕是受到了咱们联合学校的影响。”
“什么意思?”李怀德的眉头皱的更深了,“你的意思是说,上面对咱们办学形式有意见了?”
“不一定,我觉得应该是一种思考。”李学武仔细想了想,讲道:“要办大学,咱们厂是走在了前面,且招收的都是职工子弟,与政策虽然不是同一个方向,可并不完全冲突。”
“现在要补充的是关于从厂现有职工中选拔出优秀的人员进行理工科大学教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