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来使用。
不能说朝廷这里增加征税,取消苛捐杂税后,就把钱粮全都攥到手里,一毛不拔,不管地方上死活了。
还要给官员们加俸禄。
这就是两笔特别大的开销了。
要是再给全国众多吏员都发俸禄,那真的是入不敷出了。
对地方吏员信息了如指掌这个,相对来说好办一些,但也没有那么好办。
一来幅员辽阔,吏员众多,很多地方朝廷都是鞭长莫及。
二来元朝管理地方太过于粗放,积习难改,以至于现在很多地方,县乡之下,其实和自治没什么区别。
很多吏员,都在当地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
吏员信息更迭必然会不及时。
在给吏员发放俸禄的消息传出后,不用多想就能知道,肯定会出现诸多吃空饷的问题。
至于说,管住吏员不让他们向下伸手之事……
如今连数量更少,和朝廷联系更深的官员们,尚且难以做到。
就更别说数量更多,距离朝廷更远的吏员了……
“上位,这事只怕……难以实现。”
刘伯温有些迟疑的说出了他在这事情上,最终的看法。
只觉无比心累。
这个事不是不愿意去做,而是真的做不了。
朱元璋摇了摇头,望着刘伯温认真道:“可以实现,且真的实现了。”
刘伯温愣了一下,而后想起什么似的开口道:“上位说的是大秦吧?
秦国对地方的治理,是真的可以,大批秦吏也是真的能办事。
可这也只是局限于秦国。
始皇帝吞并六国,统一华夏后就不行了。
在除了秦国故地之外,那些新得的六国之地,也都一样没有办法,建立如此细致的统治。
我大明现在的地方,比之全盛的大秦,又大了多少?
想要做到这等程度,是真的不可能。”
朱元璋没有给刘伯温解释,他说的并不是大秦。
而是望着刘伯温道:“刘先生,要是有朝一日,可以从我大明京师出发,三日夜间可以来到大明的任何一处地方。
各处消息,在半日之内,能从京师传递到任何一处府县,也能从任何一处府县传递到京师
那刘先生觉得,是否可以完成这些?”
“这当然可以!”
刘伯温听了朱元璋的话,立刻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皇权为什么难以下乡,甚至于连县都难以下到?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很多地方距离京师太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