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用猛烈炮火开道。
在防御土垒上轰出几个坍塌点,形成英法联军进攻士兵可以攀爬上去的斜面,趁着烟尘四起的当口冲杀上去。
近距离的排枪互射以及肉搏,才是比较切实可行的进攻方案。
在4号土垒防线上
负责一线防守的只有两个营的补充兵,他们全部坐在土垒防线后面,范围30米以内,这样越过防线的炮火不会伤及。
等到英法联军轰击的炮火停止,士兵整队进攻!
在接近到500米距离时,防守的两个营士兵就会登上土垒,在长官的指挥下打出整齐的排枪。
同样是稀疏队形,但这次是前后两排,轮换射击。
前方一排士兵打完后转,在后方重新装填子弹,准备下一轮射击。
后方一排士兵顺势递进,在指挥官的命令下,对准前方再度打出排枪。
如此反复,直到敌人攻势瓦解或是顶着弹雨冲到土垒防线50米以内。
这时候
土垒防线顶端的楚国士兵将在哨声的指挥下,迅速从土垒防线上端撤离,向后撤离80余米,开始重新装弹,并且装上枪刺,准备肉博战斗。
在土垒防线后方100米位置,方世伟上校将剩下的两个民兵营全放在这里,他们面前有断续的矮土墙,可以减少伤亡。
此时在指挥官的命令下,齐刷刷的举起步枪,准备打出致命的排枪。
在这个当口
防守楚军配备的24门帕罗特野战炮,将会向敌军冲击的坍塌口处,打出猛烈的炮火齐射,用炮火阻止敌进攻。
当英法联军进攻的士兵密密麻麻的出现在土垒顶端,前后两道防线上的楚军士兵将会近距离的打出致命排枪,再次高效率的收割人命。
若是依然无法遏制英法联军的进攻浪潮,那么第一线楚军士兵就挺着枪刺冲上去,展开最为血腥的白刃肉搏。
第二线的楚军士兵打空枪膛里的子弹后,装上刺刀,紧跟着也冲上去展开白刃肉搏,直到将敌人赶出土垒防线为止。
若实在赶不出去,自身力量又消耗大半。
上级指挥官下令发出“全体撤退”的铜锣声,则全军撤退到下一道土垒防线,这一过程中,自然有友军用排枪掩护。
方世伟上校安排的这一套防御战术,简洁,高效而实用,让何汝霖中将看了大为喜欢,当即大腿一拍决定;
“就这么干,这道土坝子防线你给我再坚守一天,就算完成任务。在哪儿守……不是守?反正要硬拼一场。本将军把后面的步兵团调上来,咱们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