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王国的远征军抵达后,消灭了原本的西班牙白人殖民者,对这些太平洋诸岛土著的使用,手段却变本加厉了。
关岛本地的千余土著妇女,跟随着另外一支远征特遣舰队前往威克岛和中途岛,这辈子是再也不会回来了。
另外的一千三四百名年轻育龄期妇女,被驻岛的士兵和民兵瓜分一空。
很多士兵付出一定代价,比如转移功勋田地和金钱,就可以多得到一个土著女人。
剩下的人也不吃亏,反正利益均分。
所有的本地土著男人全部编入苦役营,总数约三千三百余人,划分成10个营头,每个营头三百三十余人。
由各村民兵看押使用,根据驻岛长官的指令修建道路,修建灌溉沟渠,架桥铺路,修建码头和小型要塞等等。
正在修建码头的就是4个土著苦役营,1300多个劳动力一齐动手,修建的进度相当快。
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已经修筑出240多米长的砌石护坡堤坝,延伸进入海中50余米长的二号木质栈桥,用砂石平整超过3700平方米的码头场地,反复夯实待用。
而在其他各处
顺着沿海平原和低矮地区的一条大道,渐渐显露出雏形,大量的森林树木被伐倒,顺着河岸建起了桥梁。
在关岛上,桥梁修筑用的是以圆木为主的材料,选取十几根粗细差不多的圆木,削去枝杈,截取所需长度,并行排列搭在河岸两侧即可。
桥梁的宽度统一为3.8米,只可以多不可以少。桥梁底部用几道方木做支撑,进行一定的加固处理。
桥面覆盖上夹杂着大量茅草的土法水泥,掺入碎石平整而成,方法简便易行。
即便损坏了,重新建造一座也不费什么功夫。
很多苦役犯被安排进入森林中伐木,将圆木运至木材厂,通过蒸汽锯床聚成各种规格的木板,木方,放在阴凉处备用。
岛上的房屋建设非常落后,多以土著的茅草土房为主,村镇全部需要重建住房,对木材的需求量非常大。
用不了多久
整个关岛就会呈现出新面貌,新景象,新变化,这也是海南群岛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缩影。
次日上午
“镇海”号大帆船停在塞班岛的海湾中,用小舢板一趟一趟的将人员输送上岸,这里简陋的连个码头都没有。
从始至终
潘天寿少将连一个白人都没看见,当地土著也都躲了起来,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让他感到哭笑不得。
每个小舢板往来一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