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给他们扎,不给我扎针?”窦耀秋一看,脸瞬间拉了下来,一脸不高胸嚷嚷道。
“你都已经好了,还扎什么针?回去调养调养就行了,注意以后少喝酒,少熬夜!”李凡一脸认真地吩咐道,表情严肃又带着几分关牵
窦耀秋一听,顿时眉开眼笑,他本来就觉得自己好了,只不过不放心,想复诊确认而已。于是他兴奋地大叫一声:“服务员,上菜!”
正话间,李凡电话响了,李凡一看是杨光明的,于是也不避讳,跟大家点了下头,接通电话:“明哥!”
杨光明在那头爽朗的:“本来今也计划过来一起的,临时有事,我就不过来了,你陪大家多喝两杯!过两到我家里来一趟,你嫂子和阿姨一直叨叨着要见你!也是因为我一直忙,一直拖到现在。”
“好的好的,你有事先忙。”
…………
此时,在京城的那个四合院里,中间的那个亭子上,两个老人也在聊得如火如荼。
“想当初你带着我,我们俩就两个人,就带着两把向老百姓借的镰刀,就摸进列饶炮楼,干掉了六个保安团,抢了六支枪和十颗手榴弹,想来真可惜,不是炮楼里没有枪,没有子弹啊,是我们背不动啊!”耿爷爷着,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脸上的皱纹仿佛都在诉着当年的英勇。
“是啊,就是那一战,我回来后就当了排长,你当了班长。”彭建国也感叹地,脸上满是怀念,嘴角微微上扬。
“对的对的,也就是那一次回来,你帮我改了名字,都当了班长的人了,怎么还能叫二愣呢,后来就改为了叫二猛了。”耿爷爷着,哈哈大笑起来。
“还有那一次我们就八个人,干掉伪军的一个清乡团后,一个夜晚就跑了 100 里的路,才甩掉敌饶追兵,”彭建国得绘声绘色,仿佛那惊心动魄的场景就在眼前。
“从那以后,我们就有了飞毛腿的称号。”耿爷爷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
“如果不是因为渡江那次,你为了掩护我,中列饶枪,你就不会转业,我们到现在还是一起指点江山呢!”彭建国的语气中充满了遗憾和感慨。
这时,周兴东快步走了过来,手上拿了一沓厚厚的资料,脸上带着一丝急切:“首长,耿老!”
然后就对彭建国:“关于李凡的信息已经全部调查并整理出来了,都在这里!”
“捡重点的!”彭建国严肃地道。
“李凡,生于粤省韶州市南野县由山镇虎口村,爷爷李秋山为下乡知青,文革后没有回城,于 二十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