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的短缺问题,让大家都不得不几家凑在一起煮饭。
等到了南锣鼓巷,天色已经有些暗了。
推着自行车进了中院,特然看到一个又陌生又有些熟悉的身影。
等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个人,居然是桂北县文桥乡池塘村蒋族长的孙子——蒋镇。
“王大夫,您回来了。”
没等他开口,蒋镇就一脸喜色的率先开口道。
“蒋镇,你什么时候来京的?”
王孟德好奇的问道。
同时,也比较惊奇,他怎么来京城了,而且还找到了自己的家里。
“王大夫,我今天下午坐火车到的京城,从火车站出来,直接就过来找您了。
对了,这次来是上大学的,我考上了京城的医科大学,来的时候,公社的领导给了您的地址。”
蒋镇小声的解释道。
一年半以前,蒋族长还是去世了。
他的几个儿子,根据他的遗愿,把他埋在了王孟德无意间选中的那块地。
然后,本来成绩一般,根本没希望考上大学的蒋镇,就如同忽然间开了窍一样,学习成绩是突飞猛进。
然后在今年的高考,一举考上了医科大学。
“好小子,不错不错,居然考上了医科大学。”
王孟德高兴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离开学还有两天,这两天,你就在我们家吃住。”
“王大夫,我今天借住一天,明天就去学校里报到。”
“去这么早呀,你身上粮票应该不多吧,我借给你几张,到时候开学了,发粮票你再还我。”
王孟德想了想,然后说道。
蒋镇从桂省来到京城,身上带着的肯定是全国粮票。
如果用这种全国粮票吃饭,那就太可惜了。
不如自己先借给他几张,等开学后,每个学生,每个月都会发三十二斤的粮票。
“谢谢王大夫了。”
蒋镇听说是暂时借给他,便欣然接受。
如果王孟德说送给他,他肯定不敢要。
毕竟这时候,谁家粮票都不富裕,不是特别亲近的关系,都不愿意无缘无故的要别人的粮票。
饭桌上。
一边吃着晚饭,王孟德一边询问着池塘村的情况。
当听说这几年,大家日子虽然过的艰苦,但血吸虫病已经被彻底的铲除了,生活中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时候。
他心里非常的高兴,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也算是做出了不少有意义的事情。
其中血吸虫病的防治,在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