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个座椅要的布料不少。”大领导不禁反问。
按照李开朗所想,座椅几乎全是布料填充,主打的就是一个量多结实。
“大领导,这充实才能保证儿童安全,咱们卖得便宜,让外国人一看咱们制造的东西不仅物美价廉,还安全结实。”
“这要是好好宣传一下,未必不能成为咱们四九城一张国家名片,一提到咱们就想到‘物美价廉’,就会先买咱们的东西。”
“就像提到德国,就会想到过硬的技术、质量,严谨的工作态度。”
“提到我们自己,会想到瓷器,这个方案要是做成,咱们还能多出一个‘物美价廉’的名片。”
要想赚更多的外汇,单单靠专利和安全座椅是行不通,还得发扬其他产业的优势。
闻言,大领导和杨厂长不由地低头思考,经过李开朗这通俗的一说,他们也明白名片的重要性。
“单靠座椅的专利,我们就已经很赚了,再多出座椅的钱,更多的是锦上添。”
“咱们如果卖的贵,人家可以完全仿制一个,这反而更亏。”
这话才是最打动大领导的,既然赚多赚少也差不多,那还是国家名片最重要。
没过多思考,大领导便下定决定,郑重其事道:“小李,要是正如你所说,到时候纺织厂我一定给你留”
大领导先是伸出3根手指头,但随即又收起2根,独留下一个食指。
“我一定给你留一个纺织厂的工作,到时候任你安排,想给谁给谁。”
身为领导,小承诺他可以随便给,但涉及工作的事,可大可小,现在这局势,就是大。
现在少给,等事成之后在多给,这不就能让李开朗感恩戴德,这其中带有学问。
“谢谢大领导!”李开朗当即表态。
“要谢的不是我,是你自己,这些都是自己做到的。”大领导摆摆手。
再适时地表一下忠心:“这些是我应该做的,哪能求什么回报。”
大领导十分欣慰地拍了拍李开朗肩膀:“你能有这样的觉悟,我深感高兴,但是有功就得赏,这是铁律。”
“你这次可以不要,下次还能不要,你不要了,其他人还要不要,要为大局考虑。”
话都这么说了,李开朗还能反对。
“谢谢大领导,谢谢杨厂长!要不是杨厂长栽培,也不会有我今天。”
听到李开朗提到自己,杨厂长深感欣慰,没白对李开朗好啊。
以后还得重重地培养,这两天都累坏了吧,又是写方案的,又是做样品的,一会回去得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