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单能力,在这件事上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没能力必然成不了,有能力只能说稍稍轻松点。
当初,王玉楼为什么在南叶国玩极限施压?
不拿出决心,他的特别功勋堂执事,就做不下去!
半边身子裹着白布的崔白毫,颤颤巍巍的从天上落下,落在了玉阙宫外。
玉阙宫门前的人不少,都是来用战功换东西的。
特别功勋堂的战功认定,在三个战线的镇守关中就能做,北线外包给了妙峰山,中线由安和宁负责、南线由顾通明负责。
但最后的战功兑换,却只能来玉阙宫兑换。
下放分配权,但领粮米终究是要到王玉楼眼皮子底下领,这么设计,属于王玉楼‘让利’给三线的镇守修士,以及特别功勋堂中的两根保险丝。
不是什么权力都攥在手里才好,保险丝在,辅以恰当的监管(不是不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崔白毫不懂特别功勋堂的制度设计有什么特殊之处,他只关心,自己该如何摆脱‘神光流毒’的身份,以及,能不能通过战功兑换筑基资粮。
玉阙宫前,有不少引导修士,其中大部分都是滴水洞调来的,剩下的则是王氏的。
这些人,都是王玉楼的人。
他能站在红灯照舞台的中心,可不仅仅是因为祖师的器重。
见崔白毫一副刚刚为红灯照丢了半条命、半边身子都裹着白布的样子,一名引气期的小修士赶忙上去迎接。
“这位前辈,您是来兑换战功的吗?”
“对。”
“来,您需要先在此报备身份,主要是四点,隶属哪一个镇守关、所属的势力、姓名以及在前线的职位、两方共认的战功是多少。
如果您对两方共认的战功有异议,可以申请特别功勋堂介入调查,调查会在十五天内给您一个初步的结果。”
两方共认的战功,指的是镇守关和特别功勋堂两关协理共同出具的战功认定文书上,所给定的战功。
这其中的博弈,也是让利,同时也有分担风险的意味。
当然,王玉楼也清楚,尽管自己已经给了两线的高层捞的机会了,但他们依然会多吃多占。
所以,他设置了个特别的快速申诉渠道,希望能在制度构建上增加维护公平的着力点——王玉楼是真的希望红灯照能打赢。
“十五天要是我申请了调查,结果调查期间被派上前线害死了怎么办?”
崔白毫身边有位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练气听到了那引气小修的介绍,开口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