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收猪了,现在一头猪涨到了五六两银子,先拉咱家的猪用着。”
林渔点了点头,猪肉虽然涨价了,但他家收猪的价钱也涨了,算起来赚得还是那么多,家里的几头猪也算是长成了,能用上个一两个月呢,比收猪划算多了。
“明日我和一起去镇上一趟,我总觉得心里慌,在去镇上买些盐糖这些。”
“行。”
魏青山下午就挑了最大的一头猪给拉了出来,用自家的猪的话,算去吃掉的谷物麸皮这些,一头猪怎么也能挣个四五两银子呢,可比他收猪来宰挣得多多了,他收一头猪也就能挣个一两多银子。
第二天一早魏青山就套了骡车去镇上了,林渔和赵月月也跟着去了,林渔把这些日子绣的绢帕给带上了,骡车上还放了一篮子的鸡蛋。
天气热了之后他家的鸡也陆陆续续下蛋了,那几只老母鸡一天能收六七蛋,去年孵的那窝小鸡还没长成呢,估摸着等在过上一两个月才能下蛋呢。
林渔和赵月月跟在骡车的后面,累了就换着坐在骡车上歇歇脚,一路走去能看见一片片枯黄的旱田,就连该灌浆的稻谷底下都卷起了焦叶。
地头不时地能看见庄稼汉老妇用担子挑着水一株一株地灌溉,从镇上来的的骡车拉着人往乡下赶,还有妇人挑着箩筐里面是哭闹不已的孩子。
林渔看得有些心惊,他有一段时间没有去镇上了,怎么都严重成这样了,一路行去,碰见了几波从镇上往乡下赶的老百姓。
乡下今年还能有些收成,但镇上的人买粮吃日子就不好过了,已经有人开始返回乡下或者投奔村里的亲戚了。
炎热的天气中响起小孩子尖锐的哭闹声,人人脸上都带着苦相,气氛莫名有些焦灼。
赵月月抖了一下拉住了林渔的袖子,“哥,我有怕。”
“没事,有你青山哥在呢。”
这才刚第一茬稻谷收成不好,现在看起来还好,若是第二茬稻谷也受影响了,那事情就大了,林渔听村里的老人说过,十几二十年前也起了旱情,大旱三年,流寇四起,易子而食。
林渔想起来也不由得抖了一下,只希望这场雨早些下下来。
到了镇上他发现就连路边的乞丐都比之前多了,三人一到集市的巷口石小柳就忙迎了过来,“林小嬷,姐姐,今天你们也来了。”
石小柳麻利地拎下来东西然后干活,过去了一个冬天石小柳都长高了些。
林渔带着赵月月去布庄卖绢帕去了,两人进去的时候布庄只有掌柜的在打盹,听见了脚步声才睁眼,“客官要点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