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座由金人控制的大城中。
四月十九日,延安府金军献城投降。
五月三日,长安光复。
这段时间,杨沅一直驻跸于洛阳紫微城。
身为帝王,他是不能轻易就御驾亲征了。
尤其是,政权刚刚更迭,有太多的事需要他来处理。
如果他御驾亲征,很多公文要追着他的行踪呈送。
如此一来不仅耽误事,而且沿途未必平静,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确定了中枢所在,那就能建立稳定的传输渠道。
不过,也因此一来,许多人都认为,新的国都将定在洛阳了。
洛阳父老当然是欢欣鼓舞,求之不得。
只是,杨沅现在新的国号都还没有对外宣布,国都定在哪里,大家也就只能是猜测而已。
上阳宫,长生殿。
昔日云屏冷落,画堂空空,重楼深锁的所在,此刻却重又焕发了光彩。
木葱郁,流水曲廊的亭榭轩廊中,杨沅正坐在几案后面,随意翻阅着几份需要马上处理的军情急报。
桌上,殷红的葡萄美酒里,晶莹的冰块在灯下闪烁着宝石般的光泽。
那是李显忠从西域胡商那里弄来的最好的葡萄美酒。
西域酒,洛阳冰,浑然一体。
在他身下,坐着的是由大理滇锦制成的坐垫,那是高舒窈派人送来的礼物之一。
庭院中湖石突起数峰,稀疏有致,其间青砖铺路,草幽深。
高丽香袅袅其间,不仅有驱蚊除疫的效果,而且清香淡雅,令人嗅之心旷神怡。
水畔是好大一片空地,月光和灯光之下,两列四排的美人儿,正在轻盈起舞。
这都是鞑靼各部给他送来的美人儿。
鞑靼各部倒是识趣,发现天下大势已不可逆,金国已不可依附,便果断选择了杨沅。
他们别无选择,之前新金对他们的欺凌和掠夺太狠了,双方的仇怨已深,轻易不能化解。
相比起来,倒是可以尝试倒向这位新的中原帝国的主人。
而杨沅对于他们的投靠,自然也是求之不得。
广袤的北方草原,对于中原王朝来说,一直就是最需要慎重对待的地方。
强如汉唐,也只能依靠和亲与短期的军事打击,在自身强大时,换得一时安宁。
明朝数征漠北,杀的他们丢盔卸甲,可还是按起葫芦起来瓢。
在拥有现代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技术之前,中原王朝那么多的智者,一直在探索如何征服这头草原狼,可惜一直都没有太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