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77章 保护机制(加更)

第77章 保护机制(加更)

太好。

另一方面,作为高附加值的产品,现阶段还处于高利润阶段,没有必要出售种苗,给自己制造竞争对手。

而且江淼太了解国内一部分种植户的心态。

国内一盘散沙的种植户,一看到哪个农作物的市场价格高,往往就会一窝蜂地冲向哪个农作物,然后毫无规划和风险管理的扩大规模。

当农产品大量上市后,就被收购商卡脖子,紧接着种植户之间相互内卷价格,最后干得自己的利润越来越低,但市场零售价却不见减少多少。

从沙桔,到阳光玫瑰葡萄,再到猕猴桃,一个个惨痛的案例,就活生生摆在那里。

因此江淼就算是以后打算出售种苗,也不会毫无节制的在全国各地展开销售,最多指定一两个县,作为该地的专属品种,然后禁止其他地方种植。

不然各地种植户内卷起来,可以将海陆丰公司的三个草莓品种给干成白菜价。

到时候种植户为了利益,就会选择降低品控,来减少成本,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现在市面上六七块钱一斤的阳光玫瑰葡萄哪里来的?就是疯狂内卷带来的品控下降,从而导致收购商不愿意收,种植户只能低价甩卖,低价甩卖的低品质阳光玫瑰葡萄,又进一步形成劣币逐良币的效应,逼迫那些维持品质的种植户降价,从而一步步导致种植的利润不断下降。

因此要保证新品种的合理利润,适当控制种植区域和种植规模,就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手段。

同时还不能对于种植户太过于放任自由,不然他们很快就会被收购商各个击破。

比如去年的翠香猕猴桃,就出现了不小的风波,起因就是有电商销售商要求种植户提前采摘发货,本来九月底才适合采摘的果实,结果在八月份就开始采摘了。

提前采摘的猕猴桃,就算是放再久,也不会变软,哪怕是勉强变软了,品质也非常差。

在种植户各自为战的大环境下,自然有人会为了眼前的利益,向电商销售商妥协;同时一部分毫无底线的电商,也为了短期利益,抢时间发货,根本不在乎产品的质量。

这种行为导致产品口碑崩坏。

人家电商公司可以改头换面,你种植户可没有办法改头换面,除非你改种其他水果。

问题是早期投入的大量成本呢?

特别是非草本类的水果,从种植到收获,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投入这么多成本,还没种植几年就要面临淘汰,铁定收不回本。

因此那些提前采摘果子的种植户是非蠢即坏,而那些引诱种植户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