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开门,做生意!
对弯津的突发性变化,原野也有点看不太懂了。他就是比着葫芦画瓢,习惯性的扶助工商业,完全没料到民间会反应如此激烈——按他的预期,这景象怎么也要再过个三五年才能看到点苗头。
大概,这是一种“要素聚集效应”?
当某些条件齐全后,不用再人为干涉,这些条件自然而然就发生“化学反应”,产出相对应的成果?
现在弯津受到政策刺激,预期市场扩大,引发劳动力需求激增,进一步引发农村人口转移,出现乘数效应,使大量“边际产出为0”的零值劳动力转移到新兴工商业,致使整个社会劳动效率激增?
劳动效率激增后劳动者收入提高,再引发需求端扩张,使大量财富进行“溢价分配”,从而导致消费结构升级,大量农村家庭从“生存型消费”开始转向“发展型消费”,从而进一步推动工商业发展?
下一步就是资本积累和技术扩张了?扩大生产或进行技术工艺改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利润-投资-增长”的良性循环?
直到预期市场得到兑现?
本质上,这是一种劳动力、土地、商品生产在城乡间的重新配置,通过市场活跃化实现资源效率利用的最大化?
原野没太看懂,很后悔当年政经课上不该只求混学分,全拿来补觉了,结果现在书到用时方恨少了,这种最初级的城乡二元制发展模型他都说不准,看得迷迷糊糊,但弯津能得到发展,这终归是好事,大概仅需要提防一下……
马尔萨斯陷阱,注意防止出现人为性饥荒?以及过度城市化,出现大规模的贫民窟?或者要小心价格剪刀差,导致农村赤贫化?
经济纠纷之类的社会问题也要多关注一些,至少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完善,最好再分出一个单独的部门来处理这些事。
原野身为弯津目前首屈一指的“经济学家”,谨慎的观察着弯津突然冒出来的澎湃活力,不停做着记录,脑子里也不停冒出新想法,感觉今年的税务报表应该相当好看。
当然,这一切的核心都在于“预期市场”能不能兑现。
如果预期市场不能兑现,眼前这一切都是镜水月,转眼就会散去,这些工坊有一个算一个,八成都要倒闭,坊主搞不好也要有一大半要上吊自杀。
所以,这次“卖货远征”更不能轻忽了,哪怕不会有太多硝烟,不会死太多人,但这场战争仍能决定弯津的未来。
失败了,弯津要被打回原形,未来五到十年都缓不过气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