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代曰本是不产正经瓷器的,在公元1223年,加藤景正随道元入宋求佛,在其回国后便在尾张西北部的濑户城一带开始尝试烧制瓷器,但并未成功,而是生产出一种半瓷化的带釉陶器,模样还不错,于是取名为“濑户烧”。
然后代代传承,到原野穿来这会儿,“濑户烧”已经开枝散叶,分成了黄濑户、志野烧、织部烧等多个流派,但工艺没变,烧出来的还是只能算陶器。
具体原因未知,估计是瓷窑温度不够吧……
或者说就是喜欢这调调也有可能。
真想要瓷器,要等到1804年,加藤景正不知道多少代孙加藤民吉才烧出来,历时接近六百年,也算相当励志了。
所以,在曰本战国时代你要是在尾张看到正经瓷器,那和精美的丝绸一样,肯定是从大明走私来的,算是一种常识。
“不是啊!”冈部以言的老婆很喜欢这对梅瓶,当时也问过犬公主,马上说道,“这是弯津自产的瓷器,夫君你看瓶底。”
冈部以言翻过瓶子一瞧,发现瓶底还真有印鉴,上面用釉色烧了四个汉字:举母瓷坊。
他愕然片刻,忍不住喃喃道:“还真是弯津自产的……在举母原吗?那里是好像有座烧粗陶缸的陶窑,没想到竟然连这么精美的瓷器也烧出来了,加藤家一定会气疯了的。”
举母原属于曰本未来的丰田市,就是生产汽车的那个丰田市,不过要比现代丰田市再往南一些——现代丰田市在古代举母川的河道上,要等举母川改道之后,人才会迁过去。
现在这会儿举母原的土质很烂,也是胶质土,和甲贺伊贺的情况差不多,不适合种地,所以附近的豪族就在这里建了一座陶窑,从这里大规模取土制陶往外售卖。
等原野把这里的豪族打包赶出知多半岛之后,这陶窑自然就归他所有,又正赶上知多闹风灾水灾旱灾,他正以工代赈,于是趁机就把附近很多乡民转成窑工,开始生产瓷器——制瓷连闷木炭都不用,直接烧木头就行,而釉料和化学密切相关,正合他的专业,他憋了一个多月就把釉料憋出来了,依旧是在他的“老年死士作坊”生产。
总而言之,弯津又多了一个支柱产品,至少举母原一带的劳动力,原野是给他们找到工作了,以后这一带的人就以生产瓷器为主,顺便种地。
当然,烧瓷器也没那么简单,原野这是憋了差不多两年,反复试烧才算成功,而且目前废品率仍然极高,颜色也只有两种能看得过眼,整体仍然有待提高。
冈部以言不清楚这些,一时拿着梅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