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地调动人的情绪,绝不是一个没有读过书的砂丁写得出来的。胡承荫不禁猜测,这个“施大爹”不但念过书,甚至很可能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文化人,他想象着十几年前,一个怀揣着抱负的青年,只身一人深入矿山,为了能改变个旧砂丁的处境,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胡承荫觉得他的内心深处跟“施大爹”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孤单的,却不知早有前辈做过他想要做的事,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一股热流注入了胡承荫的心田,让他不再害怕。
李鑫(1897年10月12日—1929年5月16日),云南龙陵人,中共云南党组织的创建人、早期的领导人之一,革命烈士;1920年考入东南大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推荐,他被派回云南开辟工作。组织工人起来斗争是党在云南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体验矿工生活,他常打赤脚背挑重物长途跋涉,成天光着上身在烈日下劳动,身上起泡脱皮;用河沙煤灰擦身,使皮肤变得又粗又黑。几个月他化名施鸿祥,打进马拉格矿区当“砂丁”,每天与工人一起吃霉烂粗糙的“三子饭”(掺沙子、石子、稗子的饭),穿破烂不堪的麻布衣,干的是超体力的牛马活。经一段时间工作,他与工人建立了感情,工人们都称他为施大爹。李鑫还利用矿山曲调,编写反映工人艰难生活的《走厂调》、《月叹穷》、《十二杯酒》、《八点钟》等20多首歌谣。这些简洁朴实、通俗易懂的歌谣,极大地启发了工人们的觉悟。他在最先觉悟的工人中发展了党员,建立了矿山党支部。1924年四月,他领导了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的罢工斗争,罢工取得全胜,然而锡矿公司总经理指使爪牙,将公司内有嫌疑的李鑫、田贵、杨逢春拘捕。1929年5月16日,李鑫与几名同志被杀害在蒙自石墙子外,终年32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