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念这样的侯府嫡长女。
她以前看过很多束手无策的苦主。
有权有势的人得罪不起,衙门给了他们交代,就随便应对卷入这事情里的普通百姓。
要是那凶犯还有余钱,看那父母官的良心,分多分少、且分一些,要是账上已经没钱了,那……
定罪时要添上老百姓还叫凶犯的恶事罄竹难书,案子一结,他们又成了添头,被随意打发。
说着是让凶犯罪有应得、是报仇雪恨了,但恰恰是这些被打发的穷苦人,最迫切得需要一笔赔偿银钱来度过难关。
阿薇见过日子完全过不下去的苦主,也清楚记得自己当时的愤愤不平、有心无力。
因此,她和陆念都不想做那只管自己拿了赔银的大苦主。
只是那些想法,阿薇不会与沈临毓细言。
那都是与闻嬷嬷在各地老实本分过日子的阿薇的经历,生来体弱、常年养在庄子上的余如薇不会有那样的体会。
“比起拿银钱,”阿薇干脆只说结论,“我母亲更想要的始终是血债血偿。”
闻言,沈临毓便道:“薛文远前日叫我提进镇抚司了,他这人死罪难逃,但薛家其他人判不到极刑,也有人想保。”
这结果算是在阿薇的预料之中,她问:“是岑太保要保?”
“他心里想保,也不会放在明面上,太招摇了,”沈临毓抿了口饮子润嗓,多解释了一句,“主要是大理寺的人,他们向来这般,也算是职责所在,彼此制衡。”
阿薇浅浅颔首。
又说那突然被抄家的新宁伯府。
阿薇问道:“那姓史的子钱家,他交代的主家真是新宁伯府?”
“黄镇不承认,喊冤喊到最后又是大慈寺那香积钱本也没有做起来,但有没有这一笔本也不重要,新宁伯府违法的事太多了。”
能一本折子就让永庆帝从“抄他作甚?!”转而成了“抄就抄了”,可见新宁伯府的“能耐”。
沈临毓慢条斯理往下说:“黄镇的下场肯定比薛文远惨,但不管怎么样,也得给人一家老小吃一顿团圆饭,开了年就各奔东西了。”
阿薇一愣,复有失笑。
比薛文远都惨的,那岂止是各奔东西?
这一家老小,有人下地府,有人赴边地,死路眨眼间,活路长漫漫,全是为了之前的罪行赎罪。
“岑太保不管新宁伯府?”阿薇问,这事情本就是冲着岑太保去的。
“他不能既要又要,”沈临毓道,“岑家和薛家是姻亲,关系明眼都看得见。
他不站出来明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