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卷入纷争。
沉思片刻后,刘备说道:“诸公所言,皆有道理。与东吴结盟,有利有弊。我们既要考虑眼前的危机,也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只是,此事太过重大,容我再仔细思量。”
这时,马良站出来说道:“主公,依我之见,我们可先派人与东吴接触,试探他们的诚意。同时,密切关注贾长生与东吴的战事,了解双方的实力变化。待时机成熟,我们再做决定,也为时不晚。”
刘备点头道:“季常此计甚好。就依你所言,先派人去东吴,与孙权商议结盟的具体事宜,同时观察他们的态度。另外,加强对贾长生与东吴战事的情报收集,务必做到知己知彼。”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刘备安排孙乾前往东吴,与孙权进一步商讨结盟之事,同时命令探子密切关注江东战事。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刘备深知,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命运和天下的走向,他必须慎之又慎,权衡利弊,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而此时,关于是否与东吴结盟的讨论,虽然没有得出最终的结果,但却为未来的决策奠定了基础,一场关乎各方势力命运的博弈,正在悄然展开。
诸葛瑾离开曹营后,曹操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与东吴结盟对抗贾长生,这绝非一个简单的决策,它牵涉到各方利益与天下局势的走向。于是,曹操召集了荀彧、郭嘉、程昱等一众智谋之士,齐聚营帐,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众人入座后,曹操率先打破沉默,说道:“方才东吴诸葛瑾前来,请求与我等结盟,共抗贾长生。如今贾长生在江东势力渐大,若坐视不管,恐成心腹大患。但与东吴结盟,其中利弊错综复杂,诸公不妨畅所欲言,为我出谋划策。”
程昱率先站起,拱手说道:“主公,东吴向来反复无常,与我军多有矛盾。此次他们因贾长生威逼,前来求和结盟,恐怕只是权宜之计。一旦击败贾长生,难保他们不会再次与我们为敌。再者,若我们此时与东吴结盟,出兵江东,恐会损耗我军实力,让其他势力有机可乘。依我之见,不可轻易结盟。”
荀彧微微点头,接着说道:“仲德所言有理。不过,贾长生的崛起对我们确实构成了威胁。若他吞并东吴,占据江东之地,势力将更为庞大,与我们南北对峙,日后恐怕更难对付。我们需谨慎权衡,寻找一个既能遏制贾长生,又能保障我军利益的万全之策。”
郭嘉轻摇折扇,面带微笑地说道:“主公,我以为结盟与否,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从中获取最大利益。东吴如今危在旦夕,若我们此时拒绝结盟,贾长生吞并东吴后,必定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