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冯如是国人的航空先驱。
至于另一位国人,名叫厉汝燕,字翼之,是浙江定海人,也同样让众人惊呀不已,因为他的年龄只有十七岁。
厉汝燕回国的经历和冯如还有些不同,因为早在两年前,滕毓藻就委托新任驻英国公使张德彝,寻找到正在伦敦纳生布敦工业学校学习的厉汝燕,转述了滕毓藻的要求和资助。
按照滕毓藻的要求,厉汝燕凭借滕毓藻资助的钱,进入刚刚成立的英国布里斯托尔飞行学校学习,在三个月前才刚刚回到国内。
众人不知道的是,厉汝燕同样是一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国人航空先驱,曾任沪军都督府航空队队长、南苑陆军第三师随营飞行训练班飞行主任兼修理厂厂长、南苑航校主任教官等职。
民国三年,他还曾制成水上飞机一架,与航校修理厂厂长潘世忠同为国内早期飞机设计师。
滕毓藻拉着一个穿着黑色西装,一直表情严肃的有着浓密胡须的三十多岁的洋人,对众人说道。
“诸位,至于什么是飞机,一会我们还要进行相关讨论和介绍,暂时我就不说了,你们只需要知道它是一种要比飞艇更灵活也更快速的飞行器,就可以了。”
“就在去年底,美国人莱特兄弟在北卡罗来纳州基蒂霍克镇外荒野成功测试了一种不同于飞艇的新式飞行器,也就是飞机。”
“为此,他们在欧美赢得巨大的声誉,甚至被冠以飞机之父的称谓。”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真正的飞机之父并不是美国的莱特兄弟,而是你们眼前的这位的德裔美国人怀特.海德先生。”
“因为,早在三年前,怀特海德先生就已经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布里奇波特荒野上,成功测试了他自己设计制作的名为秃鹫的飞机,比莱特兄弟首飞至少早两年。”
“因此,怀特先生才是真正的飞机之父,只是令人遗憾的是,因为怀特先生是十几年前移民美国的德国人,一些主流美国历史学家就对怀特先生的成就视而不见。”
滕毓藻继续说道,“其实怀特先生的首次飞行要远比莱特兄弟的首飞更为成功,怀特先生的飞机不仅飞了约2.4公里,还非常灵活,还能在空中灵活转弯。”
“反观莱特兄弟的飞机,第一次首飞距离只有数十米,还相当笨拙。”
“诸位,我无意贬低莱特兄弟的功绩,我只是向你们陈述了一个事实而已,现在让我们为怀特先生的伟大成就鼓掌祝贺吧!”
虽然众人还有些懵懂我,可滕毓藻倡议,众人还是热情地鼓起掌来。
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