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的基础。
其二,则是就此朝廷一方愿意付出的代价。
朝廷同意继续保留河间、燕山两位藩王的爵位,将之前的造反归位受匡扶社欺骗。
但要求解除两大藩王的武装。
而使团一方却不满足于此。这也是谈判陷入僵局的地方。
礼部尚书陈词完毕后,女帝终于将视线转向使团。
憨憨的徐温言率先作揖,笑呵呵开口,一副人畜无害模样:
“这段时日承蒙陛下关照,我等在京师过的很好。原以为能在过年前令和谈有个结果,也好带回喜讯回家,令我皇室消除误会,冰释前嫌……
然则,多日谈判却迟迟难有进展……尤其我收到家书,得知前线再起战事,却是令我虞国百姓于凛冬之日仍卷于战火……此为我河间王府不愿看到……”
徐温言表现得有些笨拙,仿佛是在背诵讲稿。
一番场面话啰嗦后,他叹息一声,流露怅然之色:
“……我父王正因不忍见同室操戈,黎民流离失所,故而愿以极大诚意和谈。
然朝廷所要求却恕我河间王府无法答应……今日不妨在此说明。
若要和平,陛下除了公开向天下颁布诏书,承诺日后不主动威胁我河间王府外,还应将定远、文安、黄水……诸县赐为我河间王府封地,封地内务,朝廷不得干预……”
徐雪莲亦开口道:
“我燕山王府要求亦然,除开诏书承认,还须将同远、林海、白山……诸地永世交由燕山王府统辖……”
图穷匕见!
抛开废话,就是两个字:“割地”!
至于武装,自然也不会解除。
听到这话,负责和谈的官员还好,可殿内其余大臣中却有不少皆面露愠色!
对方太贪心了!
虽说双方提出要割让的地盘并非西平、铁关道的全部——谁都清楚,全部割让是绝无可能。
可饶是留给了朝廷部分区域,可一来,留给朝廷的都是较差的县城。
二来,如今朝廷本就分别占据着两道内不少地区。
而最关键的是……且不说这无异于缔造了两个“国中之国”,若同意,那之后朝廷对这两道就已经丧失了掌控。
尤其是西平道,按徐温言给出的割地名录,更是会将西域的通道牢牢把握在河间王手中。
“岂有此理!”一声颤声怒喝,毫无征兆地于殿上爆发。
已入耄耋之年的董太师拄着拐杖,从文臣队列中走出,手中拐杖用力敲击地面,发出笃笃声。
这位近一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