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计谋。
谁知道,诸葛亮却淡淡的问了一句。
“官家的儿子可要看好了,那些想要入主垂拱殿的人,不会坐以待毙的。
不管是大军北上,还是阵前盟约,没了儿子,这一切对于官家而言,又有多少意义呢?”
虽然诸葛亮说的隐晦,但知道他是局外人,又是智慧的象征,赵祯顿时就听进去了。
这是家里有人想要搞他!
当即,赵祯便紧急召集了包拯和八贤王,将情况与他们分析了一番,随后直接当着这宗室和清流两大代表的面下令了。
“让顾廷烨去给朕查查濮王!
看看京城中,有哪些人见不得朕好,浮出了水面,只要证据充分,让皇后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这一次,赵祯不再软弱,杀气腾腾。
包拯和八贤王拱了拱手,虽然他们没有看宋史,但濮王嫌疑明显最大。
倘若堂堂大宋宗室,都敢勾结外患对付皇帝,他们自然也会出手。
消息很快传来,在新任开封府尹盛竑的主持配合下,顾廷烨很快便查到了濮王头上。
由昭文馆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范仲淹的主持下,皇城司指挥使顾千帆收集确凿证据,濮王连同朝廷中不少文官,勾结西夏和辽国使臣,密谋造反,趁赵祯常年不回京城,引外敌入侵,直入东京汴梁。
到时候濮王直接发动宫变,改朝换代,作为出兵的酬劳,与辽国愿意以父子相称,与西夏定为兄弟之国,所有的岁币直接翻一倍。
赵祯得知后,勃然大怒,原来这濮王并没有盯上他的儿子,而是直接准备废了他!
这让老实孩子着了急,赵祯下令政事堂,直接攫夺濮王之位,一家人全部赐鸩酒一杯!
这皇帝位置就是传回太祖一脉,也不传给濮王!
甚至东京汴梁参与进去了的那些文臣,尤其是在真宗朝就有些勾连的,全部或者贬斥或者流放或者斩立决!
牵连者多达万人,可谓是多年冗官问题,一下子解决了一半!
但是赵祯从未有过的杀伐果断,让文官看到了皇权的崛起,有了浓烈的危机感,朝堂上,以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富弼高为首,纷纷上札子,高呼祖宗成法不可更弃!
大宋与士大夫共天下,刑不上大夫,要求赵祯对文官网开一面,不要大肆牵连。
结果,富弼被赵祯一道圣旨罢相,贬到了岭南做知州。
同时还有一句话,传回京城,再度让朝野感受到皇权威严!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大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