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州县,专设河道官,每月在河中取水称重,来预测来年黄河水量和泥沙量,判断黄河是否会来年泛滥。
黎牙实非常喜欢从邸报上,看公布的水重数字,户部每年都会将这个数字公布出来。
黄河清,天下灾。
一旦今年黄河水中的泥沙突然减少,代表着上游发生了大旱,来年很有可能会泛滥,需要加紧修建河堤,防止决堤。
但这五年,黄河水的泥沙量,在缓慢的减少,虽然不多,但经年累月累积下来,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
这代表着潘季驯作为绥远总督、河道总督,治理黄河上的功绩,这种功绩是可以度数旁通,量化出来的。
“潘总督等人,扎根绥远,让大明万民喘了一口气。”朱翊钧非常感谢这些踏踏实实做事儿的官员。
黎牙实的观点有点地理决定论,但过去他是万万不敢在皇帝面前讲这些话,因为黄河的每一次决堤,带来的苦难,让讲这些话都是一种禁忌,谈都不能谈,因为很有可能被皇帝挂在朝阳门上。
也就是这几年绥远治理水土流失,有了一点成果,而且持之以恒的做下去,一定会让黄河的泛滥洪灾影响降到最低,黎牙实才能在陛下面前讨论这些问题。
朱翊钧和黎牙实聊了半个多时辰,黎牙实选择了告退。
黎牙实之所以要讲金债券的故事,就是为了希望大明朝能够在发行大明宝钞的时候,有所借鉴,费利佩犯的那些错误,大明可以引以为戒。
大明宝钞涉及到了大明万历维新中最重要的部分,生产关系的转变,从强人身依附到自由雇佣关系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一切的基础。
大明天然缺少金银铜这些贵金属,而且以大明的体量而言,多少贵金属都无法满足大明这个饕餮的胃口,大明宝钞的成败,直接关乎到了大明的兴衰。
必须要慎重再慎重。
“陛下,林辅成的南洋游记又发刊了。”冯保将林辅成刚刚写好的游记,呈送到了皇帝的面前。
这次林辅成写的是,椰海城的阿片街,或者叫毒街,图文并茂的纪录了阿片泛滥的结果。
“嚯!”朱翊钧打开第一页,就直接吓了一跳,见多识广的朱翊钧,对第一副插画产生了生理性的不适。
碧海蓝天、海鸟椰林、汉乡镇,在图上的布局非常合理,美轮美奂,意境极其深远,让人心驰神往,可是在这幅插画的近景处,一个人半倚在阿片馆里,这人骨瘦如柴、皮包骨头。
除了皮包骨头之外,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身上有很多不知名的斑点,是皮肤破损的溃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