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分散驻军,不但能够有效的支撑起申家在上庸郡各地的权力,同时也能够节约军粮开支。大军云集,粮价必涨,况且集中粮食来上庸也是有运送成本的,显然不如就食各地来的划算。
西城、钖城和上庸之间距离不远,也都有水道连通,可谓是遥相呼应,互为犄角,也符合兵法布防之策。
李贤看了眼申耽,上庸城并不小,平时四千人确实是足够防守了,可若是面临大军进攻,四千人就显得不够用了。而且上庸险要险在地形,若是守方兵力足够,那必然是要出城利用地形布防,层层阻击,这样才能将己方力量最大化。
四千人守上庸城都有些紧巴巴的,那城外的要地不想放弃,那就只能提前调集部分兵力增援上庸了。
果然,正如李贤所想的那样,申耽沉吟了片刻后,下达了命令:“从钖城抽两千人,西城抽一千,至于房陵,全都抽走,让他们尽快回援上庸。”
“大兄,这是不是动静太大了?”
劝阻申耽抽调兵力的人不是李贤,反而是对刘封大为不满的申仪。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主要还是两个原因,别看申仪嘴上强硬,实际上他还是很畏惧刘封的,因此,他的强硬仅仅限于嘴上,就连兄长的调兵遣将之举,到了他眼睛里,却成了可能会刺激到刘封的鲁莽举动。
第二个原因是,他觉得如今庞统还在竭力游说他们,和谈的局面完全没有破裂,现在就调动兵力并不划算。
上庸的确是申家一家独大,但不代表其他家就甘心给申家当狗。
申家在上庸的话语权可都是靠着麾下的部曲撑出来的,各地的兵马,就是申家最有效的嘴巴。况且抽走容易,再想回去可就麻烦了。
其他地方大族可不会白白看着申家力量的收缩而啥事都不干的,他们必然会填补这片力量,请神容易送神难,到时候就算申家拿回这些权力,也得付出许多代价。
申仪更担心这些权柄再也拿不回来了。
申耽斜着眼看了眼弟弟,语调平静的问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申仪偷看了眼申耽,发现兄长脸上并没有不悦之后,这才偷偷松了口气,壮着胆子道:“我昨日已经暗示了庞士元,只要能够保障我家的地位,其他都能谈,我们也可以向左将军效忠的。”
“有用吗?”
申耽没好气的白了弟弟一眼,先前不就是这个条件吗,庞士元的答复可是斩钉截铁的拒绝了。
申仪脸上闪过一丝得色,颇有些自得道:“庞士元这次退让了。”
“退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