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场!
从此,匈奴人失去了过冬时的最佳选择,失去了最为丰美,同时又隔断汉地和河西的战略要地。
汉人则拥有了养马地,更具备了直面慕南草原、河西地区,并对这两片区域直接造成军事威胁的能力。
此消彼长之下,汉匈双方本各有千秋、各有所长,且综合实力由匈奴人稍胜一筹的战略格局,也随之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微妙变化。
——汉人,越来越强大了,并且强大自身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
等再过几年,河套地区彻底被汉人消化,最后一个限制汉人军队的物资短板:战马,也将随之消失不见。
到了那时,汉匈双方的综合国力,便会显现出天差地别的巨大差距。
汉人无论是人口、财富,还是军事实力、后勤保障能力,都将全方位无死角的碾压曾经,驰骋于汉北边境,如入无人之境的匈奴勇士们。
汉人的弓,比草原上的弓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汉人的各类制式弩,草原上也只以‘大秦长城军团的馈赠’的方式存在,且大都无法修理、维护,坏一件少一件。
短兵器方面,汉人多以青铜利器为主,而草原上的勇士们,则多以骨器、石器质地的钝器为主。
即便偶有青铜利器,也同样是秦长城军团意外的馈赠,以及过往这些年,从汉地少量流到草原上的。
远近兵器,汉人都具备压倒性的优势。
过去这些年,匈奴能在双方战略争斗过程中占据上风,最核心,同时也是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骑兵集群对步兵军团的降维打击。
而现在,随着汉人占据河套,这最后的一项关键优势,匈奴人实际上也已经失去了。
——至少,那个名为‘失去战略优势’的进度条,正随着汉人在河套地区的掌控力愈发稳固,而逐渐趋于结束······
“那一战,真的不应该······”
如是一声感叹呼延当屠摇头叹息间,目光仍死死锁定在关墙外,那根本看不到轮廓的大河对岸方向。
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几乎每一日,呼延当屠都会为匈奴失去河套地区而感到惋惜。
与此同时,对于汉人在河套最北部、与高阙只隔大河而相望的沿岸地区,建造博望城这一军事重镇,呼延当屠看的也很明白。
如果对河套地区的统治、掌控顺利,那博望城,便是汉人北渡大河,以谋高阙的战略支点!
反之,若是汉人对河套地区的统治、掌握遇到阻碍,稍显吃力,那博望城,又会是汉人保护河套地区,阻止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